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建议畅通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渠道、支持商业不动产发展、以香港地区为重要支点支持头部券商做优做强等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
标点财经研究员 田文会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两会热点。来自投资机构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今年全国两会带来的提案依然满是 “干货”。
此次张懿宸的三份提案分别涉及畅通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渠道、支持商业不动产发展、以香港地区为重要支点支持头部券商做优做强等。
在畅通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面,张懿宸建议放宽并购基金控股的公司在A股上市、拓宽鼓励和支持开展并购重组的行业范围、适当放宽重组业绩承诺标准等。在支持商业不动产发展方面,张懿宸建议出台商业和办公物业到期衔接措施、适当延长商业物业并购贷款的期限要求、出台并购贷款到期衔接的指导意见等。
对于以香港地区为重要支点支持头部券商做优做强,张懿宸提出的建议包括整合优化券商结构以及鼓励券商行业并购重组、内地金融机构以香港为支点主动幅射拓展海外市场、打造香港人民币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中心等。
畅通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渠道
张懿宸注意到,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在募投管退方面仍有一些问题阻碍着行业的持续发展,例如退出难已成为当前困扰行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IPO、股权转让、回购、并购、清算是目前市场主要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据研究机构统计,2023 年,中国股权市场共发生3946笔退出案例,同比下降9.6%。其中IPO作为主要方式(54%),退出数量同比下降 38.3%,值得注意的是并购方式退出仅占总案例的 6%。
在名为《重视并购基金作用,优化并购重组监管机制,畅通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渠道》的提案中,张懿宸认为,在当前资本市场阶段性调整的背景下,人民币基金退出渠道亟需进一步拓宽和畅通,应推动并购方式在交易退出环节发挥更充分的作用,更加重视并购基金在推动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张懿宸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是建议应以3%为警戒线,促进股票和债券外资持有占比逐步进入5%-10%的安全舒适区间。其中,建议研究放宽包括基金在内的外资持股A股上市公司比例上限,进而适时研究外资控股A股上市公司负面清单。
二是建议监管积极研究放宽并购基金控股的公司在A股上市的可行路径。当前监管政策下,多数基金特别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并购基金,其控股的公司难以在A股IPO上市。
三是拓宽鼓励和支持开展并购重组的行业范围。建议研究部分IPO受限领域企业通过被并购或重组方式登陆A股市场,或积极引导和鼓励其在H股上市。
四是建议适当放宽业绩承诺标准,进一步明确除“采用未来收益预期等评估方法的大股东注资型收购要求设置业绩承诺”外,其他类型重组的交易双方可自主协商是否约定业绩承诺。
五是建议监管部门为并购基金通过接续基金实现投资人退出提供更清晰、优化的政策支持和指引。并购基金可以通过发起接续基金,在保证企业持续稳定经营的同时,为资本退出提供通路,从而实现投资的良性循环。
支持商业不动产平稳健康发展
商业不动产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着消费购物、科研办公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职能,对稳定就业、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张懿宸注意到,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成熟阶段,商业不动产在期限政策实践和金融支持等方面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诉求:一是城市核心区商业物业部分面临产权到期问题,且尚无全国性的到期接续政策,不利于稳定持有人和投资人的未来预期;二是商业物业并购贷款期限较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类项目的市场流通;三是不动产相关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和并购贷款尚无有效的接续机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可能会累积金融风险。
在名为《现阶段支持商业不动产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的提案中,张懿宸提出了三方面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出台全国性的商业、办公物业到期衔接措施,明确具体的处置方式、成本负担和操作路径,稳定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综合考虑历史成本、社会贡献、城市规划等因素,建立框架全国统一、标准因地制宜的不动产到期接续政策。
第二,研究商业物业并购贷款的评估机制,适当放宽期限限制,更好地贴合市场主体的业务需求。建议评估近年来银行存量商办类资产的总体回报水平,结合商业办公类不动产的资产特点,参照按揭贷款和经营性物业贷款,适当延长并购贷款的期限要求,使之能够匹配不动产资产长期运营、稳定回报的现实诉求。
第三,出台并购贷款到期衔接的指导意见,放宽经营性物业贷款的用途限制,缓解并购贷款到期后的市场风险。打通针对同类资产不同品种之间贷款的区隔,在资产运营稳定、借款人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用期限更长的经营性物业贷款,接续即将到期的并购贷款,确保不因为贷款品种和用途的限制而影响健康项目本身的现金流稳定。
以香港为重要支点支持头部券商做优做强
在张懿宸看来,当前国际格局呈现碎片化、脱钩、区域化的趋势,不少中国企业面临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新布局的挑战。同时,金融机构需尽快开始加大海外业务布局和资产专业配置,以弥补国内金融资产回报下降的压力,助推一批中国企业成功转型为跨国公司。在上述过程中,香港地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可以发挥重要的枢纽和桥头堡作用。
在《以香港地区为重要支点,支持头部券商做优做强,助力中国企业优化全球布局》的提案中,张懿宸有如下建议:
首先,当前我国证券业呈现几个特点:上市公司数量接近饱和;行业集中度较低,同质化竞争严重;收入结构有待优化。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现状和特点,并参考国际经验,建议证监会等监管部门未雨绸缪,主动下先手棋,通过整合优化我国券商结构,超前防范中小机构风险,持续助力实体经济。可通过鼓励和引导业内并购重组,打造航母级全能型证券公司;有实力的中小券商可逐步转型为具有特定业务特色的证券公司。
其次,受多种因素影响,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资产回报水平正在缓慢下降,寻求配置海外相匹配金融资产的需求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不少国内企业积极走出去进行海外布局,而金融机构开展抱团式服务的进展相对滞后。建议符合一定资质的内地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以香港为支点,用好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以及法律和资金自由流动等优势,主动幅射拓展东南亚、中东及南美等海外市场,为企业供应链、产业链优化布局提供资金、信息、法律等方面支持。同时,也建议以更大力度鼓励和引导大型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进行与其自身风险收益偏好相匹配的优质资产配置。
最后,发挥香港比较优势,着力打造人民币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中心。香港的国际标准,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能更有效地通过风险管理工具和机制,分散和吸收金融市场风险。此外,互联互通机制支持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香港市场日益完善的风险管理工具生态圈,能有效减少资金大出大入,有利于引进长期资本投资。同时,香港市场提供风险管理工具,能在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下,有效对冲股票、利率、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建议中央政府继续支持香港市场在衍生品方面开展先行先试,成熟后再推动引入内地,以不断巩固和加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