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 · 专注 · 垂直
内容 · 数据 · 平台

多维锻造核心竞争力!2022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引擎全视角解密

长按扫码
查看详情

投资时报首页 > 保险 > 正文

多维锻造核心竞争力!2022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引擎全视角解密

保险黄凤清 2022-12-06 13:40:19 32210 分享: 字体大小:Aa-Aa+

在新的发展阶段,保险业新引擎何在?各家保险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都在锻造哪些核心竞争力?优秀保险公司有哪些值得分享的先进经验?

标点财经研究员 黄凤清

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社会发展“稳定器”的角色。国内保险业自20世纪70年代末复业,经过逾40年的发展,我国已跻身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

如今,保险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柱,保险机构亦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在过往发展过程中,也逐渐积累、暴露出诸如产品同质化严重、代理人队伍“野蛮生长”、服务质量较低、供需错配等一系列问题。

在新的发展阶段,过去以规模增长为导向、以短期销售业绩为核心的粗放发展模式显然难以为继,亟需新的引擎推动保险行业穿过周期,锻造核心竞争力。2018年以来,保险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转型,破而后立。保险业新引擎何在?各家保险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都在锻造哪些核心竞争力?优秀保险公司有哪些值得分享的先进经验?

近日,《投资时报》联合标点财经研究院重磅推出《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白皮书•2022》,试图通过综合实力、创新力、科技力等多个维度对保险行业展开立体式解读,并寻找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公司。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国内保险业历经40余年的发展,市场规模显著扩容。尤其是过去十年,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据中国银保监会披露,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为2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8万亿元,增幅为7.3%。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9%;人身险公司总资产22.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再保险公司总资产6726亿元,较年初增长11.0%;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1024亿元,较年初略降0.6%。

在2021年全年同比增长4.1%的基础上,2022年三季度末,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8万亿元,同比增长5.0%。2022年前三季度,新增保单件数386亿件,同比增长11.8%。

在过去十年,保险深度从2.98%上升到3.93%,保险密度从1144元/每人上升到3179元/每人,大病保险制度从2012年建立以来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5亿人,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从2012年的0.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7万亿元。

保险资金的优势日益显现。11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官微发布“保险资金这十年”相关数据。统计信息显示,保险资金规模由6.27万亿元快速增至24.71万亿元,累计增长2.94倍,年均增速达15.6%。目前,保险资金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第三大机构投资者、股票市场第二大投资者、公募基金最大机构投资者。

发展壮大的同时,保险资金多渠道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十年通过债券、股票、股权、保险资管产品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的中长期资金支持,由4万亿元增长至21.85万亿元,累计增长4.46倍。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方面,保险资金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5.88万亿元、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5.59万亿元、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10万亿元;对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投资余额2.19万亿元,碳达峰碳中和等绿色发展产业投资余额1.22万亿元;参与养老社区项目59个,计划投资规模1412.16亿元。

实力提升背后,保险行业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日益完善。据了解,近年来中国银保监会先后制定完善了重疾险、意外险、互联网人身保险等领域监管制度;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落地实施,养老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创新产品、服务和管理机制;车险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业保险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车险“降价、增保”目标效果显现,市场乱象得到规范。

科技赋能加速保险创新

创新是保险业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保险创新。对保险企业而言,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需要通过创新来拓展竞争领域,进而以领先的产品、服务品质提升竞争力。创新力已成为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另一角度来看,通过差异化的创新设计,丰富产品供给,优化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段,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保险保障需求。

近年来,监管机构持续推动保险产品的差异化供给。2021年10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推动保险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险企为消费者提供丰富优质的人身保险产品,为险企产品创新指出了方向。

《意见》提到,要顺应保险消费升级新趋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保险服务的紧密融合,稳步提升人身保险产品供给质量;进一步压实保险机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产品开发体制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和产品创新动力。在多领域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大普惠保险发展力度;服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满足人民健康保障需求;提高老年人、儿童保障水平;加大特定人群保障力度。

其中,针对服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意见》提出,要坚持回归保障本源,围绕多元化养老需求,创新发展各类投保简单、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养老保险产品,积极开发具备长期养老功能的专属养老保险产品;提供收益形式更加多样的养老年金保险产品,探索可支持长期化、年金化、定制化领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等。

如何有效提升人身保险产品供给能力?《意见》提到四点,包括优化开发管理机制、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行业基础研究、改革产品监管机制。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方面,《意见》强调,要加大信息科技投入,通过科技赋能,降低产品成本、创新供给渠道、拓展服务深度,努力实现定价更科学、投保更便利、理赔更及时,充分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保险需求;促进互联网保险稳健经营,丰富数据信息来源,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配套开发适应各类场景且符合精算原理的人身保险产品,真正实现数据驱动业务发展;加大科技引领作用,提高线上全流程服务能力,实现与线下服务有机融合。

毋庸置疑,科技是保险业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是驱动保险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通过科技赋能产品研发与营销、核保理赔、客户服务等保险业务各个环节,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精准的信息和更高质量的保险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当前,加速推进数字化建设已成为不少险企的前进方向。头部险企纷纷加码科技领域布局,中国人保、中国太保等大型保险企业相继成立科技子公司。一些中小险企则借助与第三方合作等形式,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业务发展。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保险产品和工具应用日趋丰富,保险创新出现了加速和扩大的态势。

风控能力建设持续强化

保险业是管理风险的行业,同时行业自身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的冲击。做好风险防控,是支撑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线与基石,对于保证保险业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规划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对保险公司健康运作至关重要。一旦发生偿付能力危机,保险公司将难以维持正常经营,投保人的利益亦会遭到威胁或损害。因此,保险企业偿付能力向来是监管重点之一。

近年来,监管层积极建设并修订偿付能力制度体系,强化风险穿透能力。资料显示,在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即“偿二代”)实施五年后,2021年12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并于2022 年一季度正式实施,标志着“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偿付能力监管规则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在风险监管方面,“偿二代二期”更强调市场与信用风险的穿透管理,有利于引导保险公司聚焦主业、防范风险,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据中国银保监会披露,2022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20.8%、148.1%;在风险综合评级方面,A类公司、B类公司分别有42家、115家,C类公司、D类公司分别有15家和9家。C类/D类公司是指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或者偿付能力充足率虽然达标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几类风险较大/严重的公司。

而从保险公司披露的2022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合众人寿、三峡人寿、渤海财险、华安保险等公司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为C,安心保险、都邦财险等公司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为D。

此外,近年来,中国银保监会坚持严监管主基调,严厉打击保险业违法违规行为和行业乱象,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针对保险领域共作出2532件行政处罚决定,处罚机构1442家次,处罚责任人员2066人次,作出警告2429家/人次,罚没合计3.39亿元,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19家次,责令停业整顿2家次,限制业务范围2家次,撤销任职资格25人,禁止从业9人。

代理人队伍向精英化转型

人力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理人队伍向精英化转型是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过往粗放式增员模式下,保险行业饱受代理人大进大出、产能低下、销售误导等诸多困扰。

此外,近两年来,保险业代理人队伍持续清虚与脱落,大量代理人流失。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为570.7万人,较2019年底顶峰时期的973万人下降逾400万人。

在上述背景下,如何招募、培育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打造高质量代理人队伍,已成为保险企业尤其是寿险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不少大型险企已有所动作,纷纷推出绩优代理人专项计划,推动保险代理人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深度转型,为公司、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动力。

如太平人寿推出“TP-EMP卓越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平安人寿推出“优+计划”、中国人寿推出“众鑫计划”、太保寿险推出“长航合伙人”全球招募计划等,通过专属的创新培养模式、更具竞争力的政策支持和强大的经营管理体系等,在招聘、培训、展业等各个环节,助力优秀人才投身保险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完善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内容包括优化个人代理人制度设计、规范创新销售人员管理体制、建设销售能力资质分级体系、加强销售人员诚信管理、优化佣金激励分配机制、完善个人代理人社会保障体制等。可以预见,未来,代理人队伍将更加专业,管理将更加规范,同时,通过加强利益倾斜和合法权益保障,将利于个人代理人长期留存。

高质量发展的样本经验

在保险业迈向高质量转型、锻造核心竞争力的大格局下,一些险企已初显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保险业加速推进高质量转型的大势中,太平人寿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保障本源,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构建“保险+”生态,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在这一过程中,太平人寿坚持专业化经营,强化科技赋能,布局医康养产业,不断提升服务民生保障的质效。

据悉,作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医康养产业板块的主要出资者和大健康生态圈的主要建设者,太平人寿根据集团部署成立了医康养生态小组,将“保险+大健康”“保险+大养老”服务体系作为发展重点,目前已推出“乐享健康”和“乐享养老”两大服务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太平人寿将数字化转型上升至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科技赋能,目前已逐渐形成前后端有效联动,线上线下一体全场景、全天候保险服务生态,进一步满足客户高品质服务需求。

首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中宏保险,以实现“轻松选择,精彩生活”为愿景,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创新为动力”的发展理念,持续为公众提供稳定可靠、极具远见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在过去26年发展过程中,中宏保险保险业务收入、净利润保持了良好的上涨趋势,战略布局和人才培养也极具前瞻性和专业性,并敏锐捕捉到数字化转型的机会。

近年来,中宏保险确定了以“成为中国领先的健康和养老专家”为战略目标,依据“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进行战略布局,业务重点逐渐转向健康和养老两大领域。2022年,该公司养老综合服务重磅升级,从养老刚性需求出发,满足居家长者日常呵护、安全守护、医养照护等方面的需求。

改革非一己之力,转型非一日之功。越来越多的保险企业正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忘记密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发送验证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注册您的账号

已有账号?
  • 发送验证码
×

忘记密码

输入与您的帐户关联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箱验证码来重置密码。
  • 发送验证码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