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方面表示,正在持续加强IPO全链条把关,严审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以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回应投资者的关切
标点财经研究员 董琳
龙年春节之际,“倒查IPO企业十年财务数据”的消息备受市场关注。
证监会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作出最新回应称,目前没有IPO倒查十年的安排。虽然不存在“倒查”情况,但2024年以来,证监会持续释放“重信披、零容忍、严监管”的重要监管信号。市场已然意识到,接下来的上市审核把关会更加严格。证监会方面也明确表示,“正在持续加强IPO全链条把关,严审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以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回应投资者的关切”。
基于Wind披露的相关数据,标点财经研究员对截至2024年2月23日的IPO企业情况梳理发现,今年以来,IPO终止企业数量达到46家,其中44家因撒回材料而导致终止,占比达95.65%。在主动终止IPO企业中,中信证券在保荐项目中撤回材料的数量最多,达到7单;北交所撒回材料终止的IPO企业数量最多,共15家。与此同时,监管审查对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
44家企业主动终止IPO
近几年,A股终止或撤回IPO的企业数量呈现明显增加态势。2021年之前,A股每年的IPO终止数量均未超出百家,而2021年至2023年,IPO终止数量分别上升至131家、186家和236家。
进入2024年,IPO终止的企业数量仍在增加。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2月23日,已有46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核,其中因主动撤回材料终止IPO的企业共有44家,占比为95.65%。去年同期数据为33家,其中因主动撤回材料终止IPO的企业共有25家,占比为75.76%。有分析指出,部分企业主动终止IPO,不排除是因为监管力度加大而做出的选择。
从板块分布来看,44家主动撤回材料终止IPO的企业中,北交所数量最多,为15家,其次创业板有12家,上证主板有9家,科创板有7家,深证主板有1家。
这44家企业分布在17个行业,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行业企业数量较多,分别为7家、6家、6家和5家,合计占比约为55%。
从保荐机构来看,44家撤回材料终止IPO公司中共涉及24家券商,其中撤回企业中数量最多的保荐机构是中信证券,承销保荐的企业数量为7家,随后依次为中信建投保荐5家;民生证券和中金公司各保荐4家;中原证券、长江证券、开源证券、华泰联合各保荐2家,其余16家券商则仅保荐了1家。
截至2月23日,在保荐企业数量达10家以上的13家机构中,撤否率在20%以上的保荐机构共计5家,分别为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泰证券、开源证券、安信证券,其中,中金公司以25%的撤否率居首。
标点财经研究员梳理数据发现,44家主动终止IPO的企业中,募资额最高的是计划在科创板上市的澳斯康生物(南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计划募集资金30亿元,用于公司药物研发及生产、制药平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另外,此次终止IPO的企业中,2022年净利润为负的企业有3家,分别为上海爱科百发生物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14亿元)、上海捍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1亿元)、上海南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0.62亿元)。
IPO“撤单”企业卡在哪?
从IPO历程来看,多家企业终止在IPO注册环节。
以菲鹏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菲鹏生物)为例,该公司在2020年12月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经过三轮问询后于2022年3月上会获得通过,并提交了注册申请。但此后的近两年时间里,菲鹏生物迟迟未能获批注册。2月22日,深交所信息显示,菲鹏生物的注册结果变更为“终止注册”,成为今年首家在注册环节止步的企业。
对此有分析认为,在注册阶段终止,往往是因为提交注册后久未获得批文,一方面可能是公司基本面情况已无法满足当下新标准;二是市场环境出现变化,上市时机已不适合。
此外,主动终止IPO的企业中,也有多家已经通过上市委会议,但始终未能进入注册环节的企业。
以主营厨房小家电业务的宁波博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菱电器)为例,该公司在2021年4月向深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并于2022年11月上会获得通过。然而,经过400多天的等待后,2月19日,博菱电器及其此次IPO的中介保荐机构国投证券分别向深交所提交了撤回申请,宣告IPO终止。
从撤回IPO企业的情况来看,业绩增长和营业能力持续受到监管关注,多家企业都因“业绩下滑”问题被问询。此外,公司经营的合规性及稳定性、技术研发的创新性、销售业务的真实性等,也是监管部门问询的主要内容。
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博菱电器的业绩在过会后开始出现下滑。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6.44亿元,同比下滑9.38%,实现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滑23.42%。并且,在审核期间,博菱电器经历了三轮问询和一次落实审核中心意见,在这四轮来自监管层的反馈建议中,博菱电器“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被至少问及三次。
467家排队企业待接受检验
2月4日,证监会官网刊发《证监会依法从严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一文,强调贯彻“申报即担责”理念,“一查就撤”休想“一走了之”。这意味着,对于存在侥幸心理“带病闯关”的企业,即使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也要为自己的IPO申请承担法律责任。
2月9日,证监会对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尔芯)申请科创板首发上市过程中欺诈发行违法行为作出共计1650万元的行政处罚。这也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首例发行人在提交申报材料后、未获注册前被证监会查办的欺诈发行案件。
据悉,思尔芯于2021年8月提交科创板首发上市申请。作为首发信息披露质量抽查企业,证监会于2021年12月对其实施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涉嫌存在虚增收入等违法违规事项。2022年7月,思尔芯撤回发行上市申请。证监会对其涉嫌欺诈发行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和审理。调查发现,思尔芯《招股说明书》中多个章节涉及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该公司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1536.72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11.55%;虚增利润总额合计1246.17万元。
透过思尔芯案件可以看到,接下来,无论是在审的拟IPO企业,还是已经撤回申请的企业,都将受到证监会全流程严格监管。在此情形下,目前排队上市企业的质量也需要接受严格检验。
沪深北三家交易所上市审核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2月23日,处于正常审核且尚未IPO过会的企业共有467家,其中沪深主板为178家、北交所为106家、创业板100家、科创板83家。从状态来看,467家候场企业有413家处于已问询状态,11家为已受理状态,42家处于中止状态,1家为暂缓审议状态。
保荐机构方面,467家排队IPO企业中,中信证券保荐企业数量最多,约为50家;其次为中信建投,保荐41家,其中一个项目是与西部证券联合保荐;数量第三的为海通证券,保荐企业为31家。
监管从严之下,预计一些“注水”成分大、长期虚增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拟上市企业将被清出。同时,排队上市企业将逐步展开自查,进一步提高公司质量。
中介机构被重点关注
除了严惩问题企业本身外,为这些公司提供保荐的投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同样收到监管部门的罚单。
券商方面,1月12日,中信证券收到来自证监会的警示函。经查,证监会发现中信证券保荐的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人)可转债项目,发行人证券发行上市当年即亏损、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同日,中信证券两名保代毛宗玄、朱玮也被证监会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
据不完全统计,2024开年以来,被监管部门点名的券商已超13家。其中,申万宏源、招商证券、中山证券、华安证券等券商收到罚单。
作为IPO项目的直接责任人,今年以来保荐代表人的罚单也不在少数。中证协官网显示,截至2月23日,今年已有多达19名保荐代表人被划为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C(处罚处分类),其中海通证券所属被罚的保荐代表人最多,为8人,招商证券有3人,中德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各有2人。
此外,2月9日,证监会开出2024年第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主要涉及康得新百亿造假案的瑞华会计事务所(下称瑞华所)及相关责任人员。
经证监会查明,康得新2015年至2017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增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虚假记载行为。瑞华所在审计康得新2015年至2017年年度财务报表时,违反相关执业准则的规定,未能履行勤勉尽责义务。证监会决定没收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594.34万元,并处以罚款1188.68万元。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进一步加大新股发行领域现场检查、现场督导、稽查执法力度,压实发行人信息披露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对中介机构如会计事务所、券商对造假上市公司“放水”、利益勾结“零容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