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末,中融基金旗下有10只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其中中融量化精选已在2023年1月因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清盘
《投资时报》研究员 齐文健
当前无论是行业中,还是基金公司内部,迷你基金已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存在。即使是“千亿俱乐部”成员也无法逃离部分产品规模袖珍的现状。
《投资时报》研究员发现,截至2022年末,中融基金有10只迷你产品(各类份额合并计算,已剔除发起式基金,下同),彼时,该公司共有82只产品,占比为12.2%。
事实上,上述10只迷你基金的状态并非一成不变。比如今年1月6日,中融基金发布了《关于中融量化精选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结果暨决议生效公告》。公告内容显示,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通过了终止该基金《基金合同》的议案,并自2023年1月6日起进入清算程序。
对于迷你基金是清盘还是持营,中融基金向《投资时报》表示,公司正对目前存续价值较高且业绩相对突出的产品,投入更多资源加大产品持营的力度。
除此之外,中融基金还面临着高管和基金经理离任。在今年1月份,副总经理卢强因个人原因离任,这距离他履新副总经理仅过去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与此同时,该公司年内已有3位基金经理因个人原因离任。
陷迷你基金困局?
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产品数量突破万只的同时,清盘也时有发生。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9日,今年以来全市场已有75只基金终止运作,高于去年同期的43只。
不过,行业中仍有数量可观的存量迷你基金,且多家基金公司旗下有10只及以上规模低于清盘线的产品,中融基金就是其中之一。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截至2022年末,中融基金旗下有10只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其中权益类基金、债券型基金各有9只和1只。
其实,迷你基金中权益产品较多仅是中融基金旗下权益类基金生存现状的“冰山一角”。在2022年末,该公司共有42只权益类基金(未包括偏债混合型基金),只有中融新经济、中融策略优选2只产品规模逾10亿元,但是规模不足2亿元的产品有30只。
对此,中融基金认为,A股市场的持续震荡,导致权益产品行情低。海通证券2022年12月31日发布的《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数据显示,去年163家公募基金公司中仅有3家的主动权益基金获得正收益。整体来看,基金公司主动权益基金的平均收益为-20.47%。市场行情导致权益类产品规模增长受到影响,同时今年初A股行情有所回暖,部分业绩优秀的产品,受到大幅赎回影响,导致部分权益产品短期赎回压力增加,规模缩水。
其实,从监管角度来看,迷你基金被重点关注。据了解,目前监管部门按照规模对“迷你基金”进行分级,分别提出了相关处置要求。其中,规模1000万元以下的基金是目前亟待处置的重点,基金公司要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处置;规模在1000万元至3000万元之间的基金,需要在触发清盘条件后60个工作日内提交方案,方案里必须说明预计处置时限和方式;针对规模3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或需在一定时间内上报方案。
基金2022年四季报显示,上述10只迷你基金中,截至2022年末,中融智选红利、中融量化精选、中融高股息精选、中融国企改革等8只基金均存在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针对该情形,基金管理人已向证监会报告了解决方案。
在今年1月,中融量化精选因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而清盘,自2023年1月6日至2023年1月13日为该基金清算报告期。
那么,上述存量迷你基金的最新状态和后续趋势又如何?“公司对此高度重视,正加紧对旗下迷你基金进行梳理。公司会基于实际的市场需求和产品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考虑,在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先的原则下审慎制定处理方案、履行相关程序。”中融基金还提及,目前中融国企改革已非小微产品。
运作不满一年游离清盘边缘
在多只迷你基金中,中融益泓90天滚动持有稍显“特殊”,成立尚不足1年已在清盘的“悬崖”边徘徊。
2月22日,中融基金发布公告称,截至2023年2月21日,中融益泓90天滚动持有连续4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及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
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2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数量不满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连续50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在基金管理人履行适当程序后,基金合同自动终止,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资料显示,中融益泓90天滚动持有成立于2022年6月21日,首募规模合计为2.14亿元。截至2022年末,该基金规模为0.44亿元。
对此,中融基金向《投资时报》表示,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中融益泓90天滚动持有债券(A类)自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2.29%。去年年底债券市场的剧烈波动对理财收益率影响较大,居民大量赎回净值型理财产品。由于此次债券市场波动也引发了投资者的长期担忧,与中融益泓90天滚动持有相类似的产品规模均受到影响。
此外,中融基金在新基金成立和申报方面稍显低调。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公司只成立了一只混合型FOF基金——中融添安稳健养老一年持有,另上报了中融消费精选混合型基金。
对于今年以来新基金募集、上报的计划,中融基金表示,公司会结合市场行情、公司产品线布局,以及销售渠道需求等,综合评判新基金的申报和发行。
人事变动频繁出现
成立近10年的中融基金,不仅有迷你基金扎堆的窘境,还有不时浮现的人事变更。
今年1月11日,中融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称,副总经理卢强因个人原因离任,并未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此时,距离卢强2022年8月27日出任副总经理一职未满5个月。
《投资时报》研究员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2018年至2022年,中融基金的副总经理屡次变动,已有代宝香、王启道、罗杰、田刚、马荣荣、黄言六位副总经理离任,除了马荣荣因工作需要并转任其他工作岗位外,其余五位均因个人原因离任。
此外,任职期限较短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罗杰、田刚均在2020年11月12日出任中融基金副总经理,先后在2021年6月17日和2021年8月26日离职,任期皆不足1年;代宝香、马荣荣、黄言三位的任职期限在2年至3年,王启道任期不满2年。
为何近几年副总经理一再更迭且任期均不长?如此情况是否会给公司日常经营带来影响?中融基金表示,高管变更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造成影响,高管因个人原因离职,公司也是顺应个人发展需求。公司所聘任的高管均为金融行业的资深人士,管理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是业内的高级人才,能够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
除此之外,中融基金的基金经理团队也不稳定。今年以来,该公司有金拓、赵睿、杨鑫桐三位基金经理因个人原因相继离任,且皆是该公司内部培养的基金经理。截至离任,上述三位的公募基金经理从业年限分别为5.7年、3.43年、2.26年。
面对基金经理的先后离任,“公司一直重视投研团队的梯队建设,具有层次分明的人才储备,不仅有从业多年的资深基金经理,还有朝气蓬勃的中生代基金经理,更有大量的新生代人才储备。” 中融基金表示,公司在选拔和考核基金经理时,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设计了全面完善的选拔考核机制,基金经理经过严格的考核评估被任命后,才会得到充分的信任和授权。
注:中融量化精选已在今年1月份清盘。
数据来源:Wi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