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时报》记者 章敬宇
比起2020年、2021年相对红火的行情,今年A股市场波动明显加大。截至11月20日,上证指数年内下跌14.91%,期间经历了1~4月的快速下行、5~6月的触底反弹、三季度的再度回落,以及10月至今的震荡盘整,年化波动率达15.82%。震荡分化的市场,让投资难度明显增加。
在此背景下,由专业投资者来帮忙挑选基金的FOF产品逐步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据Wind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新成立的FOF产品合计127只,接近2017-2019年FOF发展前3年期间成立的数量总和,目前FOF规模合计已突破2000亿元。
那么,FOF是如何给持有人带来更好的盈利体验?管好FOF组合的核心是什么?FOF基金经理又是如何挑选基金?围绕投资者关心的话题,我们近期走访了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杨喆。
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 杨喆
精益求精 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盈利体验
问:您认为FOF投资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杨喆:做好FOF投资的核心是要把资产配置和基金选择做好。这两点都不容易。在资产配置层面,基金经理通过配置股票、债券等多元资产,增强组合对不同市场环境的适应性,提高组合的抗风险能力和性价比。在基金选择上,需要通过优选基金增强收益,并以适当分散的配置降低波动,提升投资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作为FOF基金管理人,我们力争在资产配置和选好基金这两件事情上做到精益求精,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持有体验。
问:目前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000只,FOF基金经理是如何挑选基金?
杨喆:我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金评价体系——广发GFund基金综合评价体系,对全市场基金品种进行全面研究,其中定量分析包括业绩指标、业绩归因、持仓结构等,定性分析包括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投研团队的定性调研分析等。通过定量分析以及定性调研结合的方法,投研团队形成对于每只基金的评价结果。
在构建基金池时,我们会通过定量方式对基金进行分类。比如,将公募基金分为权益类、债券类、“固收+”类、对冲类、QDII类等等,通过分类完成对公募基金的标签化。在基金评价上,我们再对业绩指标、业绩归因、持仓结构和定性调研等进行综合分析,评选出优质的基金。
问:您们对基金池中的基金会安排调研吗,频率如何?
杨喆:基金调研是基金定性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的团队建立了一套体系化、流程化的调研流程。在基金调研前,我们会先对基金历史业绩进行分析,并针对需要进一步深度了解的问题形成调研提纲,有针对性地去进行调研、验证和判断。
我们对基金的调研,既包括基金层面,也包括基金经理、投研团队和基金公司层面,希望通过全方位的深度研究来判断基金的风格、业绩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基金经理的能力圈、超额收益的来源、回撤控制能力等关键问题,进而辅助我们进行投资决策。
我们每周都会开展调研,全年调研数量几百次,现场和在线都有。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线上会议比较多。在现场和在线交流之后,团队内部会对调研视频音频、研究员调研纪要进行讨论和研究。
优选风格稳定、有望持续创造超额的基金
问:您比较偏好哪类基金经理? 在什么时候会对持仓品种进行调整?
杨喆:我们比较偏好投资方法论成熟、稳定性好、有望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基金。在量化筛选的基础上,我们会从定性角度去调研分析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是不是一致和连贯、基金经理的风格是不是发生了漂移、策略是否失效等。
在两种情况下,我们会考虑赎回。第一,基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我们对于市场风格、行业等维度会有自己的判断,也会对组合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二,基于自下而上进行基金挑选,比如基金经理的业绩出现了异常的波动,风格出现了漂移,或者基于当前研究分析,我们发现了更好的投资标的。
问:年轻的基金经理,与年龄比较大的基金经理,有选择上的偏好吗?
杨喆:没有这方面的偏好。我们在进行基金研究时,会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对产品业绩和投资习惯的影响。在组合配置时,这些分析结果是一个参考因素。实践经验和市场阅历对于投资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来说,资深的基金经理在管理组合时的风控意识会更强,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经验也更丰富。但是,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很多的年轻基金经理,也同样优秀和勤奋,且对新事物的敏感度更高,大家会呈现出不太一样的特点。
问:平时会关注基金经理稳定性的信息吗?当持仓的基金经理离职后,您是否会采取一些操作?
杨喆:我们对重点基金的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会保持密切的关注和跟踪,如果基金经理发生离职或变动,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结合基金的投资策略、投资目标、公司团队配合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如果对基金风格和业绩延续性造成不利影响,我们会及时对基金进行调优替换,以确保FOF层面的投资目标和策略不发生偏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