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威高骨科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2.84亿元、1.12亿元,同比降幅分别深达37.61%、81.29%
标点财经研究员 王子西
千万年薪的董事长辞任,公司连续两年业绩下降。集采影响下,昔日“骨茅”何时实现业绩反转?
日前,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威高骨科,688161.SH)发布公告称,因个人原因,弓剑波提请辞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其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将作为公司顾问和股东继续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与弓剑波一同辞职的还有公司董事燕霞、副总经理邱锅平。
弓剑波是威高骨科元老级人物,自公司建立之初就担任总经理职务,2019年6月至今任董事长。而此前弓剑波还曾因高薪引发关注,2020年至2022年,其年薪分别高达1195.61万元、1192.74万元、1092.49万元,是鲁股首位薪酬超千万元的高管。
值得注意的是,弓剑波任内,既见证了威高骨科的成长、上市,也经历了集采影响下公司业绩与股价“双杀”。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公司营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再度下滑至12.84亿元、1.12亿元,同比降幅分别深达37.61%、81.29%。截至今年3月13日,威高骨科收盘于29.14元/股(不复权),已较2021年上市高点下挫逾76%。
有相关人士分析,弓剑波此次辞职或与失信行为有关。2023年11月24日,湖北省药械集中采购服务平台曾发布《关于领取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行为等级评定结果告知函的公告》,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医药商业贿赂案件相关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已完成,包括威高骨科在内的两家企业领取告知函”。
目前,该公司董事会已同意推举陈敏、孔建明、邬春晖为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其中,陈敏曾担任强生骨科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2023年3月起至今任威高集团副总裁,或有望接班“扛旗”。但接班者能否尽快带领公司走出集采“阴霾”,还待后观。
资料来源:湖北省药械集中采购服务平台
归母净利大降81%
威高骨科成立于2005年,主营业务为骨科植入物及组织修复,主要产品包括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骨修复材料以及骨科手术器械,是国内产品种类齐全、规模领先、行业排名位列头部的骨科民企。
公司于2021年6月30日登陆科创板,年内,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实现“双增”,同比增幅为18.08%、23.62%。但上市次年即2022年,威高骨科的业绩便转头向下,收入同比下滑一成多,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则超过两成。
受国家骨科高值耗材带量采购落地执行引起产品出厂价格下降,以及渠道存货补差给予进货价格折让等影响,2023年,威高骨科营收再度下滑至12.84亿元,同比降幅(按调整后口径)为37.61%;归母净利润更是断崖式下落至1.12亿元,同比降幅(按调整后口径)深达81.29%。
据各上市公司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春立医疗(688236.SH)营收规模也在12亿元以上,同比微增0.58%,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滑9.72%至2.78亿元,利润约是威高骨科的两倍不止。三友医疗(688085.SH)收入规模略小,全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为29.04%、52.20%,业绩降幅也小于威高骨科。大博医疗(002901.SZ)尚未披露业绩预告,但从三季报来看,该公司2023年1—9月实现营收同比下滑8.8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约54%,全年的利润指标或也面临大幅度向下的境况。整体比较来看,威高骨科利润指标受影响相对较大。
另外,威高骨科于2023年1月以10.3亿元收购新生医疗(即山东威高新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00%股权、开展组织修复新业务,股权高溢价购买或也令公司现金流短期紧张。截至2023年9月底,威高骨科货币资金已下缩至18.18亿元,较上年底减少近9亿。
数据来源:业绩快报
全面集采业绩承压
2022年7月,脊柱类耗材全国集采政策出台。两月后,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完成带量采购招标,且于2023年落地执行。此次集采根据颈椎、胸腰椎手术的需要,覆盖颈椎固定融合术、胸腰椎固定融合术、椎体成形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形成14个产品系统类别。
据西南证券研报,此次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价84%。集采后国产厂家份额大幅度提升。从集采需求量份额来看,威高骨科占比最高为12%,冠龙医疗次之为8%,大博医疗与凯利泰(300326.SZ)均为7%。
脊柱类耗材是威高骨科近半收入来源,且毛利率水平较高。2021年、2022年,威高骨科的脊柱类产品毛利率均在89%以上。显然,集采落地加速国产替代进口,但中选产品平均八成以上的降价幅度,也让企业利润空间大幅压缩;于威高骨科而言,这或是2023年利润冲击较大的业务板块。
此外,该公司创伤类产品也已经历多轮集采。2021年的河南牵头12省联盟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集采、2022年的京津冀“3+N”联盟骨科创伤类带量采购,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也均在83%以上。需注意的是,2023年9月,京津冀联盟进行创伤类骨科耗材续约集采,从规则设计来看已显政策边际缓和,几大子板块相比此前集采中标结果价格有所提升。
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采中选结果也于2021年9月公布,最终髋关节均价由3.5万元降至约7000元,膝关节均价从3.2万元降至大约5000元,人工关节整体降价幅度为82%。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按报量统计,爱康医疗(1789.HK)的“陶瓷—陶瓷”“陶瓷—聚乙烯”“合金—聚乙烯”全髋关节以及膝关节合计报量份额为14.3%,在所有厂家(包括进口)中排名第一;若按金额计算,爱康医疗中标金额占比达13.9%,仅次于强生和捷迈邦美(ZBH.N)。
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威高骨科的国采“陶瓷—聚乙烯”全髋关节首年意向采购量市占率为12%,仅次于爱康医疗;但“陶瓷—陶瓷”“合金—聚乙烯”以及膝关节市占率低于其他头部企业。
从财报数据来看,2022年,威高骨科关节类产品的销量同比大增约46%,但毛利率较上年大减12.69%;创伤类耗材的销量同比增长不到2%,毛利率也下滑6.20个百分点。集采影响完全出清或还需时日。
亟待“出海”放量
事实上,目前骨科高值耗材三大领域以及运动医学领域均已实现全面集采,价格已基本趋稳。多家券商认为,得益于老龄化、骨科医疗需求刚性等,行业仍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对于行业向上的驱动力,观点有所不一。
中银证券指出,技术创新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新产品有望推动骨科行业长期向上。西南证券则认为,向上驱动力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植入手术渗透率提升,手术量持续增长;二是非集采产品占比的持续提升;三是海外市场增量。
如非集采产品中,关节领域的翻修等高附加值产品是企业增长的一大重要推动力。据爱康医疗招股书,初次与翻修关节产品毛利率差距约为10个百分点;且随国内关节植入手术量增长,翻修类等植入物收入占比有望提升。另外,非集采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品线的丰富度,也决定企业长期增长空间。
“出海”方面,骨科企业可通过收并购、自主出海方式,向南美、东南亚等植入手术渗透率较低的市场发展,实现出海放量。
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威高骨科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低,2020年至2022年占比均在2%左右,不仅低于“出海”较好的爱康医疗,也低于春立医疗、大博医疗,前者2022年海外收入占比已达至9%,后者2022年约为6%。
另外,威高骨科研发费用率也低于部分同行。2022年、2023年上半年,威高骨科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不足6%、8%。对应各期,大博医疗的研发费用率为17.90%、16.75%;春立医疗为13.51%、13.79%;三友医疗为9.30%、10.57%。控费虽能留出利润空间,但若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恐也影响新兴技术领域的布局。
资料来源:西南证券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