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 · 专注 · 垂直
内容 · 数据 · 平台

数实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京东云总裁曹鹏两会提案详解四点建议

长按扫码
查看详情

投资时报首页 > 公司 > 正文

数实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京东云总裁曹鹏两会提案详解四点建议

公司李浥尘 2023-03-03 15:35:27 53002 分享: 字体大小:Aa-Aa+

培育和发展新型实体企业,鼓励其积极参与传统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升级,对于增强各行各业数实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


《投资时报》记者  李浥尘


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投资时报》记者获悉,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聚焦高质量发展,共提交了三份提案,分别聚焦于培育新型和发展实体企业、加快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建设、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等方面。

长期工作在科技创新、企业经营一线的曹鹏表示,“感到非常光荣,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为了能履行好委员职责,最近这些天一直在做各种准备。”

支持新型实体企业创新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下,数实融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提升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曹鹏在实践中观察到,当前我国数实融合整体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亟待突破。

比如,数字技术尚未全面融入到我国实体经济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中,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还未得到充分释放;消费互联网发展快于产业互联网,农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不敢、不会的困境,数字鸿沟有加大趋势。

同时,曹鹏注意到,在数实融合进程中,涌现出一批兼具实体产业基础和数字技术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不仅较好地实现了企业内部数字化升级,还发挥技术外溢作用,赋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助推产业链降本增效。

为此,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曹鹏提交了《关于发展新型实体企业,以数实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提出培育和发展新型实体企业,鼓励其积极参与传统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升级,对于增强各行各业数实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在提案中,曹鹏提出四点建议。

首先,加大政策力度,支持新型实体企业创新发展。他提出在地方政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中,纳入新型实体企业相关内容,推动数实融合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包括:编制新型实体企业统计分类和评级标准,树立一批标杆企业;推广一批数实融合典型案例,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路径参考;对新型实体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及服务传统企业数字化改造给予财税支持等。

其次,立足行业特性,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传统实体企业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的数字化改造,向新型实体企业跃升发展。

第三,采用类似“消费券”方式发放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券”,地方政府补贴一点,服务企业让利一点,降低中小企业参与数字化的资金门槛,构建“政府引导、大企业共建、中小企业共享”的融通发展格局。

此外,加快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建设,发挥新型实体企业“链主”作用,助力链上更多企业实现精准供需匹配,促进供应链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

加快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建设

近年来,我国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社会物流成本明显降低,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与实体经济在各领域加快融合,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畅通双循环和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结合平时工作中的观察与实践,曹鹏指出,虽然我国供应链基础设施近年来持续夯实,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畅通双循环和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挥了不少作用,但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如智能物流及仓储设施滞后、数智化能力不高、供应链数据流通不畅、国际供应链竞争力不强等,已经成为影响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瓶颈。

据统计,202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4.6%,远高于发达国家8%左右的水平,制约了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基于这些观察与实践,曹鹏提交了《关于加快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建设的提案》。在提案中,曹鹏从提升供应链基础设施水平、鼓励供应链技术创新、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服务企业、推动供应链自主可控、建设高效协同的社会化供应链体系多个角度,建议对供应链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升级加大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产业发展为载体,鼓励各市场主体参与,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数智化水平,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获悉,具体建议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加大统筹投入,提升供应链基础设施水平。建议国家加大对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改造的支持,推进偏远和农村地区的供应链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产地仓、冷链及大型智能供应链中心等。同时,建议地方政府在制定智能城市、产业集群和乡村振兴等专项发展规划时,应对供应链体系进行统筹布局、前置布局。

二是鼓励供应链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等手段,发展软件、硬件和系统集成“三位一体”的供应链技术核心竞争力,提升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用于自身供应链技术及外部服务,沉淀基础研发能力,扩大外溢效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开展行业重大课题联合攻关,打造产学研产业生态。

三是推动数实融合,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技术服务企业。建议加强培育和发展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和数字技术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鼓励新型实体企业发挥以数智化社会供应链牵引为基础,带动上下游企业精准补链、强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数智化能力,助力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四是加快实现国产化“真替真用”,推动供应链自主可控。建议加强对国产大规模调度系统及智能装备技术、“多云多芯多活”产业级国产云计算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研发应用的支持,推动实现国产化“真替真用”,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同时,推动全链条协同创新和整体升级,通过加强全产业链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水平。

五是鼓励多主体协同,建设高效社会化供应链体系。从供给侧、需求侧、要素资源、生态体系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共同发力,实现供应链协同高效可持续发展。打通链接消费端-企业端-政府端的数据壁垒,以数据整合共享打造供需灵动匹配、业务高效协同、弹性智能的社会化供应网络。

完善新就业形态发展政策体系

随着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各种新业态蓬勃发展,产生了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以及网络主播等多种新就业群体。这种新就业形态由于用工方式、时间、关系都较为灵活,不仅满足了一部分特殊就业人群灵活就业、增加收入的需求,同时也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人社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达到2亿人,占总人口数量近七分之一。

从2016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灵活就业”以来,从“支持灵活就业”到“保障灵活就业”,国家对于灵活就业群体的关注和保障力度在逐步增强,《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也相继落地。

在吸纳新就业群体方面,曹鹏所在的京东集团表现突出。京东体系目前拥有超过54万名员工,其中大多数都是快递员、仓储分拣员以及客服人员等新就业形态。

“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应高度重视其权益保障、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曹鹏指出,新就业群体目前存在劳动合同签约率低、用工关系界定不明晰、劳动安全卫生保障不足、社保缴纳不及时不充分等问题。

随着新就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新就业形态的管理制度建设仍相对落后,特别是对于不同类型就业群体的用工关系界定尚不明晰。为此,曹鹏在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的提案中建议:首先是要完善新就业形态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出台新就业形态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明确界定不同劳动关系标准;其次,要研究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积金灵活发放制度;此外,从根本上来说还要加强新就业群体的职业教育,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包括推动院校和企业实现产教融合,完善企业对于新就业群体的技能认证体系。


标签:

经济 投资时报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忘记密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发送验证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注册您的账号

已有账号?
  • 发送验证码
×

忘记密码

输入与您的帐户关联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箱验证码来重置密码。
  • 发送验证码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