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本面向好情况下,药明康德股价与之背道而驰。今年下半年以来,公司股价持续走低,已跌超三成
《投资时报》研究员 董琳
国内CRO龙头企业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药明康德,603259.SH,2359.HK)近日抛出的一份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广受关注。
11月25日周五晚间,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相关股东发出的《减持计划告知函》。因自身资金需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计划根据市场情况通过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A股股份,减持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6500万股,即合计不超过公司截至2022年11月24日总股本的2.2%。若上述股东顶格减持,按照当日股价计算,此次减持金额将在50亿元左右。
或受该消息影响,11月28日周一开盘,药明康德A股股价出现了大幅低开,盘中一度触及跌停,最终收盘下跌了7.16%,报于76.07元/股,市值在一天内蒸发了173.75亿元。其港股同样出现大跌,当日盘中一度跌逾11%,收跌6.8%,报于71.9港元/股。此外,药明康德的大跌也使得整个CRO板块走低,截至收盘,CRO版块下降1.47%,板块24股下跌,仅5股上涨,其中阳光诺和(688621.SH)、凯莱英(002821.SZ)、康龙化成(300759.SZ)等多股盘中跌逾5%。
从业绩表现来看,药明康德持续保持营收净利高增长态势。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3.95亿元,同比增长71.9%;实现归母净利润73.78亿元,同比增长107.1%。其中,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6.38亿元,首次单季度超过百亿元,单季度增速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达到77.8%。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在基本面持续向好情况下,药明康德股价却与之背道而驰。今年下半年以来,公司股价持续走低,已跌超三成。截至12月5日收盘,该公司A股股价收于78.4元/股,较其去年7月创下的171.64元/股(按前复权计算)高点已跌去54.32%;港股股价收于78.85港元/股,较去年7月的195.57港元/股下挫近59.68%。
股东为何频频减持股份?为何公司股价表现为何与业绩呈反向趋势?针对上述疑问,《投资时报》研究员电邮沟通提纲至药明康德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2021年至今药明康德A股股价变动趋势(元/股)
数据来源:Wind
大股东年内两次大幅减持
根据公告,药明康德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计划根据市场情况,通过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A股股份,减持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6500万股,即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2%。
截至11月24日,前述股东合计持有公司A股股份7126.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07%。该部分股份自2021年5月10日起已上市流通。
事实上,这并非药明康德今年首次发布减持公告。今年6月,该公司曾发布一份实际控制人连同一致行动人将减持公司8868万股、约占总股本3%的股份计划。其中,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但最终减持结果显示,上述股东仅通过集中竞价的交易方式累计减持了2320.88万股公司A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78%,平均成交价格为人民币95.02元/股,减持金额为22.05亿元。并且,减持股东在减持期间未曾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还剩6547万股减持额度未用。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此次减持计划的实施者与前次减持计划一样,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共21家。结合该公司公布的2.2%的A股减持计划来看,业内有分析认为,此次减持或为延续上次未减持完股份,不过对于减持方式的表述有所变化。
从二级市场来看,两次的减持计划发布后,均使得药明康德A、H股股价大跌。一般而言,大股东减持往往会给市场传递非正面信号,但这并未影响机构对医药外包板块的看好。中泰证券近期研报指出,CRO板块作为长坡厚雪的优质赛道,一体化平台“前端导流+后端延伸”商业模式加速收获,持续看好。
业内有分析则认为,虽然近期CRO板块持续下跌,但CRO板块未来仍具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过也要警惕估值过高以及概念股大股东减持风险。
业绩持续增长,隐忧仍在
公开资料显示,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向全球制药公司、生物科技以及医疗器械公司提供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的企业。公司主营业务涵盖CRO、化学药物CDMO、细胞和基因治疗CTDMO(合同检测、研发和生产)等领域。
2022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药明康德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87%至283.95亿元。其中,化学业务实现收入208.17亿元,增长106.6%;测试业务实现收入41.77亿元,同增25.3%;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17.79亿元,增长24.9%;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收入9.22亿元,同比增长25.2%;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实现收入6.72亿元,同比下降27.9%。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今年以来,药明康德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的收入呈现持续负增长的态势。该公司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上半年度报告和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收入2022第一季度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21.57%;2022上半年收入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26.69%;第三季度营收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30.30%,2022年前三季度整体下降了27.90%。
对此,该公司在财报中表示,主要由于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业务主动迭代升级以满足客户对中国新药研发服务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当期业绩有一定程度影响。
事实上,药明康德对于境外市场的依赖一直在不断提高。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来自境外的营收高达145.8亿元,占其总收入比例的82.12%,相较于去年同期的76.26%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同期,其境内营收为31.75亿,占总收入比例为17.88%,和去年同期的25.01亿元国内收入、23.74%的收入占比相比,虽然收入有所提高,但境内收入的占比仍出现了明显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近年来药明康德业绩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但该公司的毛利率却在持续下降。Wind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其毛利率依次为41.83%、39.45%、38.95%、37.99%和36.28%,已连续5年下滑。
业内有分析指出,相对于其他高科技行业而言,CXO行业主要依靠医药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服务。CXO企业的毛利率高低,大多仰仗于对成本的控制,尤其是人力成本。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逐年上涨,药明康德的人工成本压力也在不断上行。
财报显示,2017年至2021年,药明康德直接人工成本增幅超过其同期营业收入增幅。其直接人工成本从2017年的17.1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4.14亿元,累计增幅273.78%,同时间段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从77.65亿元增长至229.02亿元,累计增幅则为194.94%。另外,其直接人工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也从38%增加至44%。
2022年前三季度药明康德主营业务营收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