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 · 专注 · 垂直
内容 · 数据 · 平台

互联网模式重塑建行!这些深层变化需要详细了解

长按扫码
查看详情

投资时报首页 > 银行 > 正文

互联网模式重塑建行!这些深层变化需要详细了解

银行安喆 2023-08-29 17:01:10 57879 分享: 字体大小:Aa-Aa+

数据稳中有进的背后,究竟有哪些聚合因素在建行体系里发挥着效力

《投资时报》记者  安喆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H:601939、HK:00939)8月24日采取香港、北京两地连线形式召开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与副行长纪志宏、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和董事会秘书胡昌苗出席香港会场发布会,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与副行长崔勇、李运、王兵及党委委员李民出席北京会场发布会。

中报显示,建设银行上半年经营稳中有进,关键指标均衡协调。数据的背后,究竟有哪些聚合因素在发挥效力?在各方都极为关注的新金融方向,建行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的重点又将落子何处?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建行又将怎样提升自身经营质效,保持稳健的净利润增速?在长期深耕的住房领域,建行6年前的提前布局引发了怎样的变化?在分红派息政策方面,建行是否有调整计划?

以下为《投资时报》编辑部整理的部分建行管理层回答两地分析师、投资者及媒体提问的内容,供参考阅读。

图1:中国建设银行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香港会场。

图2:中国建设银行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北京会场。

互联网模式让老牌银行焕发青春

问:能否请田董事长分享一下新金融行动具体有哪些成效?以及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在哪里?

建行董事长田国立:所谓新金融,我们中期报告的每项业绩几乎都跟高科技、大数据有关,已不像过去传统意义上提有多少信贷客户,更多是以科技作为引擎推动各项业务发展。更简洁一点说,就是通过科技的力量赋予建行更强大的能力照顾到长尾客户。

在提高对大客户的服务能力方面,我们比较自信,这也是建设银行的长项。过去我们有“双大”战略,实际上那时候我们就想服务中小客户,但因缺少技术支撑而力不从心。随着全球数字化革命的来临,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建设银行紧抓时代机遇,全力推动金融科技建设,服务中小客户能力快速提升,在业务转型中实现了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的重构。

举个例子,过去农村是我们望而却步的市场,在涉农贷款领域比较薄弱。但是通过“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和“裕农通”App,在大多数村庄,都可以与村委会、村口超市、卫生诊所等主体合作共建“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通过科技手段,为村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通过线上“裕农通”App,存贷汇缴投都可以做到,同时,还可以帮当地村委进行村务公开等一系列活动。建设银行已在全国设立了37万个“裕农通”服务点,覆盖全国近80%的行政村,几年下来累计服务农户超过5800万户,这是过去不可想象的。

同时,建设银行通过建设数字平台,支持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比如寿光的蔬菜、内蒙的奶牛、甘肃的土豆,其中沉淀的生产交易数据反过来又为我们发展农户信贷提供数据保障。相当于我们通过协助不同专业门类的产业搭建数字平台的同时,这些平台又给我们提供了特别好的机会。

很多海外市场投资者听说建行积累了这些海量的乡村数据后,也跟我探讨过此事,询问建行涉农贷款的数字怎么增长这么快?截至上半年,全行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是3138亿元,较年初增长54%;专门支持农户生产经营的裕农系列贷款今年突破了1600亿元,增长了50%;全行涉农贷款平均增速超过18%,余额从2019年末的1.8万亿元,增长到了2023年6月末的3.6万亿元,翻了一番。涉农贷款余额增量及增速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涉农贷款效益非常好,农民更注重信用的培养和保持,所以建设银行通过大数据努力发掘农村的信用市场,确实进步比较快。

同时,建设银行还提出了通过智慧政务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商业银行具备多元化助力数字政府发展的有利条件,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商业银行全方位提升了跨业跨界服务能力。目前几乎一半省份的智慧政务是由建设银行协助当地政府建设的,因为建设银行有强大的科技力量,我们有1.5万多人的专业科技力量,跟数字打交道、解决数字问题的能力非常强。

截至6月末,已累计为14省13市搭建政务服务平台和场景,注册用户达2.59亿户,累计业务办理量超44亿笔,未来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智慧政务实际上架起了银行连接和服务机构客户的新桥梁,溢出效应日益显著,有效拉动机构和长尾客户存款快速增长。

以前商业银行是争抢大客户,占市场主体90%以上的中小微企业金融资源获得感不强,大家经常听到关于这方面的抱怨,当然迄今为止还在解决之中。传统经营模式下,服务小微企业成本高、风险大,建行这种大的国有银行过去想服务中小微客户,“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是真的没有精力和能力。

新金融依靠科技手段让我们跨越了这个特别难的门槛。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全球金融机构都在探讨这些问题。给大家一个对比的数字,2017年以前我们每年中小微企业贷款规模约200亿元—300亿元,不良率是7%—8%。破局的关键是金融科技赋能,我们把普惠金融作为一个战略,充分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改变传统的抵押依赖。

过去传统信贷是把押品拿来抵押、银行给批贷款,但是中小微企业哪儿有可抵押的资产?所以建行实现数据增信,改变线下人工作业的传统模式,构建线上标准化的作业流程,真正建立起数字普惠的新模式,成为市场上普惠金融供给总量最大的金融机构。

给大家说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也是令我们比较震惊的。五年来上千万级别的普惠客户群获得了金融服务,实现了真实的普惠,小额低息且快速、随贷随还。同时,银行风险平稳可控,效益得到保障。

为什么我们对信贷安全有底气?因为普惠金融一般周期都很快,三到五个月、半年,最长一年多,基本是这样一个周期。现在我们运营五年多,这个模型越来越成熟。普惠贷款余额从2017年末的4000多亿元到2023年6月末的2.86万亿元,增长是几何级的6倍多,余额占比从3.4%上升到了13.4%,新增占比从7.6%上升到了24.3%。从这些数字看到了银行将来在这个市场的增长空间和前景。不良率从7%—8%下降到了1.27%,而且是下行的,这给了我们信心和鼓舞。保持这样良好的资产质量,是我们在科技的加持下敢于突破传统取得的成效。

在加强对科创企业支持度方面,因为有些科创企业没有资产抵押,建行率先提出了“技术流”评价方案,“不看砖头看专利”。现在正在试点“投资流”,“不看抵押看股权”;探索“价值流”,“不看报表看未来”,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来服务科创企业的综合需求。

我们用互联网的思维再造渠道、场景和服务的多样化,打造手机银行+建行生活“双子星”模式,让银行从里向外给人以新的体验。实际上我们是希望通过互联网模式把建设银行进行重塑,让建行这样的老牌银行焕发青春。

手机银行是线上生态平台金融产品的总“货架”,服务用户达到5.2亿户。上半年,手机银行累计金融交易客户数达到了1.31亿户,同比增长12%。同时,建设银行还有“建行生活”,它是服务百姓日常生活的一站式平台。我们在农村有“裕农通”一张网,能深入到每一个村;城里也打造了一张网,这张网叫“建行生活”,覆盖更多的是城乡一体化,主要侧重于城市。“建行生活”上线3年用户突破1.1亿户,这是什么概念?一些很出色的同业,这种类似的服务App需要十年来打造,现在我们已经有1.1亿户了,这个增长速度还在持续。

以上这些例子都不难看到金融科技的影子,金融科技就是新金融的“脚手架”和转型进化的底座。截至2022年末,全行金融科技人员15811人,年度科技投入232.9亿元。过去想要服务更广大的长尾客户,能力达不到,光有想法和愿望是不够的,但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服务大众的美好愿望有机会变成了现实,现在我们既能服务好20%的头部企业,也有能力给80%的长尾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继续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问:市场很关注建行住房租赁战略方面的布局,请问住房租赁战略对于建行的盈利能力有怎样的贡献?未来有怎样的计划和安排?

建行董事长田国立:一开始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大家以为建行会受影响最大。其实恰恰相反,建设银行在六年前就及时提出住房租赁战略,改变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的单纯依赖。建设银行希望朝着一个新的房地产模式走,我们较早转到住房租赁战略,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想来,我们更庆幸六年前建设银行主动的战略行为。当时房地产利率高,建设银行在这个领域也轻车熟路,而我们选择了做最难的市场,就是推动住房租赁,这既是对国家社会负责任,同时,也对建设银行自身稳健经营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建设银行长期在住房领域深耕,这是大家熟知的,“要买房到建行”,后来我们提出“要租房到建行”,到后来“要存房到建行”。我们为什么有能力涉及住房租赁市场?住房租赁市场比买卖市场更难、更复杂,它不是一锤子买卖。建设银行搭建了住房租赁平台,覆盖了全国市场,客户量非常大。围绕搭建多元化的生态场景,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给大家汇报一个数字,建设银行住房租赁平台“CCB建融家园”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4700万户,已上线租赁企业1.65万家,保障性租赁住房App、公租房App分别推广至234个、158个城市。同时,依托270多个长租社区,创新“社区即网点”的服务模式,住房租赁场景累计为建行带来新增个人客户1300多万户,金融总量达到2375亿元。公司类住房租赁贷款规模突破3000亿元。在当前房地产形势下,有利于建行持续保持信贷增长和盈利韧性。

下一步,建行将继续参与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也就是国家提倡的“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建设,积极为特大超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提供配套服务,配合各地政府住房保障等需求,因地制宜地提供建行解决方案。这里未来的想象空间非常大。其实从来都是危中有机,只是建设银行较早布局,我们能够更有准备地、稳妥地抓住这样一个机遇。

“提升经营收入”+“控制经营成本”

问:大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与经济、市场环境显著相关,请问管理层,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恢复向好的大背景下,建行将如何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提升自身经营质效,保持稳健的净利润增速?

建行行长张金良:上半年建设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上半年净利润实现3.12%的增长,环比一季度增幅提升1.09个百分点;ROA、ROE、NIM、资本充足率等核心指标保持同业较优水平;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拨备覆盖率稳中有升,流动性指标高于监管要求。关键指标均衡协调,总体经营稳中有进、提质增效。

下半年,我们将从“提升经营收入”“控制经营成本”两个方面下功夫:

提升经营收入方面,主要包括净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

一是稳住净利息收入“基本盘”。量的方面:按照宏观政策要求,保持信用投放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为实体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有力、稳固、可持续的金融支撑。价的方面:坚持商业可持续的基本逻辑,加强存贷款定价精细化管理,努力保持合理的净息差水平,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结构调整方面:将持续优化信贷结构,继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快零售信贷发展,巩固“零售信贷第一大行”市场地位。上半年,建行个人住房贷款新投放5246亿元,处于市场前列;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较年初分别增长25%和47%。

二是拓展非利息收入“增长极”。上半年,建行的手续费净收入超700亿元,占经营收入比例18.19%,同比提升0.17个百分点,在同业中一直处于较好水平。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消费金融、顾问咨询、交易业务等重点领域,发挥集团综合经营优势,持续巩固中收优势地位。同时,我们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持续做好股权、债权等投资组合的合理配置,加强波动性管理,努力提升其他非利息收入的稳定性和贡献度。

控制经营成本方面,主要包括资金成本、信贷成本和运营成本。

一是努力控制资金成本。围绕“建生态、搭场景、扩用户”,以数字化经营不断夯实客户账户基础,强化资金体内循环承接,积淀低成本结算性资金。上半年,客户综合经营服务不断深化,客户拓展取得新成效。公司机构客户突破1000万户,单位人民币结算账户总量1418万户,普惠金融贷款客户接近300万户(294万户);个人全量客户7.47亿人,零售客户AUM突破 18万亿元。从存款付息率看,已出现边际向好趋势,上半年个人存款付息率1.76%,较上年同期下降0.10个百分点。相信随着各项战略纵深推进、客户基础不断夯实,负债结构和资金成本将持续得到改善。

二是努力控制信贷成本。上半年,建设银行资产质量和风险抵御能力保持良好。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1BP至1.37%,拨备覆盖率较年初提升2.95个百分点至244.48%,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从严从实抓好全面风险管理,持续完善“三道防线”协同机制,做好资产质量主动管控和跨周期管控,统筹防控好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各类新型风险,始终把提高发展质效放在首要位置,牢牢守住风险合规底线,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努力控制运营成本。我们坚持全面成本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向成本管理要效益。上半年,建行的成本收入比23.72%,继续保持同业较好水平。费用开支有保有压,持续压缩行政性支出和一般性开支,将更多财务资源配置在保障新金融行动、推进数字化经营等战略性领域,培育新的业务动能。我们将积极运用金融科技和数字化工具,持续推动业务流程再造,提高集团集约化、智能化运营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持续保持最大零售信贷银行地位

问:作为最大的零售信贷银行,建设银行未来在零售业务发展方面有哪些新的策略?

建行副行长李运:建设银行集团6月末个人类贷款余额达到8.53万亿元,预计继续保持最大零售信贷银行地位。一直以来,建行从战略高度重视零售信贷业务发展,持续巩固市场竞争优势。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助力扩内需促消费,多管齐下,从个人住房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三条线推动零售信贷保持市场领先。

一是在个人住房贷款方面,积极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我们将继续发挥建行在按揭贷款方面的传统特色,大力推进二手房“带押过户”、商贷和公积金组合贷款“一本合同、一套手续”等业务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擦亮建行个人住房贷款服务品牌。此外,还将持续加强与重点优质房企和中介机构的战略合作和系统直连,推进房贷流程优化,不断提升客户体验。

二是在个人经营类贷款方面,持续完善业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建行的普惠金融贷款做得比较早,数字化普惠贷款的打法也比较有特色,我们把普惠贷款的产品和理念延伸运用到个人经营类贷款方面,特别是大力运用到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和农户的贷款服务上,打造了普惠贷款在个人端的“第二赛道”。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产品创新,大力推广“商户云贷”“裕农快贷”等针对性强的产品包,其中“裕农快贷”是对符合条件农户的线上化贷款。通过不断优化业务模式,更好满足个人客户生产经营的多样化金融需求。截至6月末,个人经营类贷款余额6089亿元,新增1935亿元,增速达到47%。

三是在个人消费类贷款方面,积极强化重点客群和消费场景金融服务。个人消费类贷款主要包括信用卡贷款和消费信贷。建行信用卡业务具有传统优势,目前在客户总量、贷款余额、分期贷款余额等指标上保持同业领先。下一步,将着力加强年轻客群和县域客群的拓展力度,深挖信用卡消费潜力,持续巩固市场竞争力。消费信贷方面,将继续突出线上化特色,与新能源汽车销售、家居装修等重点消费场景紧密对接,更好服务国家扩内需促消费战略实施。上半年,建行消费信贷增幅达到了25%。此外,今年6月,我行子公司建信消费金融公司也已经正式开业,未来也将在助力居民消费恢复和扩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下半年中收业务预计小幅正增长

问:去年下半年以来,居民投资情绪较弱,目前理财产品和基金代销恢复情况如何?保险销售是否仍然保持强劲?下半年手续费收入增长有哪些推动力,增速上有何展望?

建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建行今年的中收增长基本上符合我们年初确定的转型发展的预期。我们年初确定采取轻资产、轻资本的中间业务发展模式。手续费收入增长有结构性亮点,主要是零售银行、投资银行、交易银行三个方面增长得不错。

零售银行增长9%,其中一些重点产品,如信用卡、第三方支付、代理保险收入增幅都是两位数。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增长接近5%,其中顾问和咨询费收入增长幅度达到两位数,超过10%。特别是由于建行是唯一一家有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银行,上半年造价咨询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完全是融智,基本上没有资本投入。交易银行业务方面,我们作为大行发挥相对优势,在托管、风险管理、对客交易方面总体上增长也不错,托管规模超过了20万亿元,托管及其他受托收入增长超过了5%,对客资金交易收入增长幅度超过了10%。这些都是轻资本、轻资产的增长点。

当然,也有降的。降的方面主要是考虑到这几年信托、理财发展的速度偏快,加上外部市场波动,一方面要确实保护投资者收益,另一方面信托也有监管转型要求,我们主动管控规模,希望把经营质量夯实,在市场波动时尽可能减少对投资者的负面影响。由于控制了规模,收入相应下降。理财还有转型带来的收入影响,过去理财的类信贷收益率比较高,现在转成净值型,收益率相对低一些,因此对收入也有一定影响。

下半年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巩固对公板块中收基本盘。通过综合金融服务,推动对公板块的收入保持相对稳定。传统的对公结算收入相对稳定,尽管增长幅度相对较低,但收入总量较大,比较稳。下半年随着宏观调控措施的到位,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普惠、乡村振兴、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方面,相应的保函业务、工程咨询、并购顾问、投行方面都存在商机。

二是提升零售条线的贡献度。零售上半年整体增长不错,下半年随着消费的恢复,在信用卡、第三方支付、代理保险等方面都有发展机会。代理保险去年、今年都增长得不错,预测下半年还会保持比较好的增长势头。我们通过努力搭建了投研专家、财富顾问、对私客户经理三级体系,加强了“三支队伍”建设,人员基本到位。我们想通过队伍的整合在广义财富管理方面做一些探索,提高财富管理方面的收入。

三是资金资管板块,托管保持同业领先优势。伴随着人民币利率及汇率的市场波动,建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还有空间,对客资金交易和套期保值等业务还会保持较好的增长。还有一个重点是控制信托和理财的回调幅度,前期的调整基本到位了,最近两个月理财规模出现了一定恢复性增长,总体上我们会控制这一块收入负增长幅度。

总体判断,今年下半年中收会出现小幅正增长,因为我们在调整布局,可能不会出现大幅正增长。

持续为广大股东创造价值努力

问:中特估概念提出以来,高股息、低估值特征的国有企业股受到市场青睐,中小股东比较关心建行的分红政策,请问建行分红派息政策是否有调整计划?

董事会秘书胡昌苗:分红派息确实事关全体股东切身利益,广大投资者非常关注。建行作为最早在香港上市的国有大行,十八年来一直秉持服务实体经济,努力为客户、股东、员工、社会创造价值的理念,推动业务稳健增长。建行具有大市值、高分红、盈利稳定、持续稳健发展的典型特征。特别是刚才董事长介绍了近年来我们新金融行动深度推进,以“三大战略”为切入点,拓展了面向普罗大众,特别是80%长尾客户金融服务的新蓝海,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型商业银行的新时代金融发展之路,为短期的盈利增长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也为分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建行确定分红比例主要是考虑股东的意愿、资本的补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及监管要求等因素。2015年以来,建行现金分红比例一直保持在30%,随着净利润的稳步增长,每股实际的分红水平每年都在稳中有升。上市以来,建行累计分红1.1万亿元人民币,近年来股息收益率水平A股一直在5%以上,H股更高一点。前段时间,我们把2022年股息分红兑现了,每股股息是0.389元人民币,相当不错。可以说,我们一直力求为广大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的价值回报。

下一步我们会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综合考虑资本状况、监管指引等来合理确定分红比例,平衡好股东短期利益和长期回报关系,在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同时履行好国有银行的担当,不断提高综合经营水平,持续为股东回馈更多的价值。建行38万员工会持续为广大股东创造价值而努力。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忘记密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发送验证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注册您的账号

已有账号?
  • 发送验证码
×

忘记密码

输入与您的帐户关联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箱验证码来重置密码。
  • 发送验证码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