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耗资28.64亿港元入股中金公司,双方合作主要是针对腾讯理财通线上的高净值客户进行对接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刘佳昕
尽管蚂蚁金服估值已高达5000亿人民币,但那个“外星人”从不会忘记其一生的对手可能随时颠覆他的版图。事实上,Poni马正在向Jack马发起挑战,不是共享单车,而是金融。
9月21日晚间,中金公司公告称,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将作为战略投资者认购公司全部2.075亿H股新股,占已发行H股约13.65%及全部已发行股份约5.21%,认购价为每股认购股份13.8港元,耗资28.64亿元港币。
此次参与认购中金公司新发H股的,系腾讯控股的一家全资附属公司,目前收购还待相关监管机构批准。
中金公司表示,此次定增H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公司扩大财富管理业务规模、以金融科技加速财富管理转型,从而进一步提升在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领域领先优势的战略性举措的重要部分。
市场的耳朵灵敏得很。金融科技,正是此前众安保险香港上市谋求1000亿港元估值的前提背书。有意味的是,作为核心股东之一的平安集团同期亮出金融科技十大创新,而现在,其另一个核心股东通过入股再次举起这杆大旗。
中金VS众安,谁距上述显词更贴近?
市场普遍认为,中金公司与腾讯未来将在财富管理业务有进一步合作。今年上半年,中金公司财富管理及投资管理业务占总收入的28%,引入腾讯后,包括获取客源及销售产品,无疑将使得该业务大为受益。
虽说同行是冤家,但不妨实话实说。申万宏源指出,中金在服务高财富净值客户上领先同业,此次合作也是主要针对腾讯理财通线上的高净值客户进行对接。
据悉,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金公司财富管理的客户数量达35540户,较2016年末增长18.6%。客户账户资产总值6877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11%;户均资产超过1900万元。申万表示,高净值客户对个性化定制服务要求苛刻,需要强大的线下团队深度接入,因而是线上流量急需通过线下服务打通的市场。
抢牌照腾讯一马当先
腾讯入股中金,被认为传统金融积极拥抱互联网及科技公司之举。当然,也可认为是央行副行长易纲此前关于“金融业务必须持有牌照”一说的某种回应。虽然马化腾一直重视“金融”且将其并列于社交与游戏,但马本人对腾讯此项业务的发展只给了“0.5”的打分。既然拿到牌照需要时间和机遇,那么入股业内核心企业就成为必然。
事实上,腾讯已是互联网券商富途证券的投资人,该证券公司主要提供港股和美股交易服务,创始人李华则为腾讯老员工。
富途证券2017年6月12日宣布完成1.455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资来自腾讯、经纬和红杉资本,而富途证券是唯一一家获得腾讯连续A、B、C三轮领投的公司。
问题是,富途才刚上路,小马哥未必等得及。
而此次入股中金公司,意味着腾讯间接获得了境内券商牌照。消息一出,中金公司股票便大涨20%。
中金首席执行官毕明建表示:“腾讯是中国一家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中金很高兴引入腾讯为公司战略投资者。相信此次合作有助于中金以金融科技加速财富管理转型,为客户提供更加差异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而腾讯控股总裁刘炽平则表示:“中金是中国一家领先的投资银行,腾讯期望与中金在产品及服务方面进行系列合作,包括向中金提供我们先进的金融科技,以及引入中金在财富管理方面的能力,为用户提供更佳的服务。”
貌似郎情妾意,但背后算计却也一目了然。
东吴证券认为,科技金融浪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其可能引发的金融行业变局,但从现状来看,金融行业的壁垒依然稳固,其中牌照优势是传统金融公司最牢固的护城河,延缓了科技企业对传统金融的冲击。金融龙头凭借全方位领先的竞争优势和资本实力,已开始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布局科技化转型,例如信息化水平领先的金融公司大幅提升科技研发投入,部分金融公司积极与互联网巨头战略合作,或是收购兼并具有特色的科技金融企业等。
中金意在财富管理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金公司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为58.67亿元,同比增长82.2%,实现净利润11.11亿元,同比增长93.2%。同时,中金公司资产总额达到2033.73亿元,相比2016年底增长99.5%,净资本为178.2亿元,较2016年底的141.64亿元增长25.8%。
不过这样的数字在中国券商行业中并不突出,何况,对于中金而言,这些数字更多投射的是没落的尴尬。
成立于1995年6月的中金公司,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十年之后,中金公司迎来最辉煌时期,2005年中金公司资产总额在业内仅排名18位,却同期创下营收、净利双第一的成绩。
很可惜,之后便是“沉默十年”,直至在2015年11月赴港上市,中金融资55亿港元。
2016年11月4日,中金公司宣布,将以人民币167亿元从中央汇金收购中投证券的全部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投证券将成为中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一般认为,这家血统高贵企业想以此重振雄风。
此前中央汇金公司为中金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中金公司28.448%的股份。此项收购无疑大力促进了中金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升级。当然,这也是最后不多的几次机会了。
中金公司曾表示,中投证券是一家全牌照的证券公司,拥有广泛及完善的营业部网络、广大的客户基础及一体化的业务平台。整合后公司深耕财富管理业务,结合公司的品牌、经验、产品及服务能力,嫁接中投证券庞大的客户群体及广泛覆盖的营业网点,形成具有长期竞争力和增长空间的业务模式,构建中国领先的财富管理平台。
说话听音。财富管理平台,中金想得明白,中投证券只是构建平台的第一步,但远远不够。
就来看看中投的家底吧。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投证券有5047名机构客户、328402名富裕客户及2375043名零售客户,对应的客户账户资产总值分别为10846.86亿元、2705.82亿元、542.07亿元。
既然意在财富管理,那接下来就是一个简单加法。中金公司2017年上半年和中投证券2017年二季度通过财富管理业务出售的金融产品的总销售额分别达到105.43亿元和31.6亿元。
这个成绩只能说差强人意。
幸好在传统业务上,中金还有底蕴。半年报显示,其共完成A股IPO项目6单,主承销金额约59.9亿元;完成A股再融资项目7单,主承销金额约人民币206亿元,同比增长19.2%。港股IPO完成22单,融资规模约63亿美元;完成再融资和减持77单,交易规模约82亿美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98.3%。共保荐完成中资港股IPO项目5单,主承销金额约66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6.6%,为中资港股IPO保荐家数排名第一。
老本果然还有奇效。证监会公布的2017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中,中金公司的评级被上调到AA级,重新跻身国内券商“优等生”的行列。
不过,中金高层明白,到了改变的时候。有意味的是,今年上半年中金公司高管变动颇大,多个重要职务几乎同一时间离任。
2017年2月,中金公司董事长丁学东已辞任包括董事长在内所有职务。目前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毕明建代为履行董事长一职。
同时辞任的还有该公司首席财务官,该职位现由黄劲峰担任。
中金公司董事会已委任中投证券总裁胡长生担任该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中金公司原财富管理部负责人孙冬青也于今年2月工作调动,目前由该公司董事会秘书吴波兼任该职。而财富管理业务是中金收购中投证券之后业务整合的重点之一。
这边厢中金在调兵换将,那边厢刚入股的腾讯也马不停蹄。入股中金仅4天之后,腾讯再度高调宣布已与中银香港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期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共同突破。至此,腾讯+中行、阿里+建行、百度+农行、京东+工行,四大矩阵已一字摆开,显然,想当“金融家”的不止马化腾一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