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爪品牌老化问题或需安踏体育投入大量资源重塑,这可能会进一步稀释公司管理资源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董琳
在FILA品牌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下称安踏体育,2020.HK)再次开启“买买买”模式。
日前,安踏体育发布公告称,将全资收购Top golf Callaway Brands Corp.旗下的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业务,基础对价为现金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53亿元)。在满足其他惯常交割条件后,本次收购预计将于2025年第二季末或第三季初完成。
狼爪成立于1981年,2007年正式进入中国,该品牌定位为大众户外,覆盖徒步、自行车、滑雪、露营等场景,市场聚焦于欧洲和中国。2018年底黑石集团以4.76亿美元的价格,将狼爪卖给了加州高尔夫巨头卡拉威(Callaway)集团。截至2025年1月,狼爪在全球拥有495家专卖店,其中226家分布在欧洲,269家位于亚洲,以及全球超过4000家零售店。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Callaway以六折折价将狼爪卖出,或源于狼爪当前较为乏力的业绩表现。财报显示,Callaway2024年净营收为42.39亿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狼爪欧洲业务的下降成为主要原因之一。
从安踏体育的角度来看,目前该公司旗下品牌已覆盖大众运动(安踏主品牌)、时尚运动(FILA)、专业户外(迪桑特、可隆体育)、高端运动(亚玛芬旗下始祖鸟、Salomon)等。
市场普遍认为,通过此次收购,安踏体育完成了“全价格带覆盖”的布局。始祖鸟对标5000元+硬核玩家,迪桑特瞄准3000元滑雪中产,狼爪则恰好补全其中的市场空白,也就是千元区间的大众户外赛道。
安踏体育表示,本次收购符合其“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策略,公司将通过本次收购进一步强化和拓展户外运动板块。此外,狼爪在欧洲市场尤其是德国具有一定影响力,整合狼爪将会是公司全球化策略的另一个重要步伐。
不过,有机遇就会有风险。一方面,狼爪品牌老化问题需安踏体育投入大量资源重塑,这可能会进一步稀释公司管理资源,甚至窄化的定位也会让各品牌陷入“内部竞争”,如何避免狼爪与迪桑特、可隆的客群重叠将是安踏体育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市场的户外竞争异常激烈。除了北面(The North Face)、哥伦比亚(Columbia)等国际品牌外,国内也有众多新兴户外品牌崛起,狼爪能否适应本土市场竞争环境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安踏体育发布收购公告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业绩方面,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安踏体育2024年全年实现收入708.26亿元,同比增长13.6%。同期,公司旗下的亚玛芬体育(AS.N)收入同比增长17.8%至51.83亿美元。若加上亚玛芬体育的收入,2024年“安踏系”的全年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
在利润端,安踏体育去年录得经营溢利165.95亿元,同比增长8.0%;若包括分占合营公司损益影响及由亚玛芬上市及配售事项权益摊薄所致的利得影响,公司录得股东应占溢利155.96亿元,同比增长52.4%。
可以看到,不论是营收还是利润,始祖鸟的母公司亚玛芬体育都贡献颇多。而随着运动时尚潮流趋冷,安踏体育旗下FILA品牌相对往年增速放缓。财报显示,2024年,FILA品牌收入为266.26亿元,同比增长6.1%,而2023年的增长率为16.6%。同时,FILA的收入占比也有所下降,由2023年的40.26%降至2024年的37.59%,6年来首次出现占比不足四成的情况。
此外,2024年,安踏体育剔除联营公司/合营公司及其他因素影响的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7.1%,较2023年44.9%的增幅下滑较大。其中,该公司两大主力品牌安踏和FILA的毛利率分别下降0.4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经营溢利率分别下降1.2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由此,安踏体育全年毛利率同比下滑0.4个百分点至62.2%;经营溢利率同比下滑1.2个百分点至23.4%。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收购消息发布同日,安踏体育还披露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最新营运表现。
公告指出,安踏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4年同期相比录得高单位数的正增长,FILA品牌同样实现高单位数的正增长,所有其他品牌在同一时期内的零售金额则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65—70%。
二级市场方面,财报公布后,安踏体育股价迎来“三连跌”,3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2.5%,市值蒸发超百亿港元。不过,在收购事项及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布次日,该公司股价略有拉升。截至4月11日收盘,安踏体育上涨2.82%报83.85港元/股(不复权),市值为2354亿港元。
2025年以来安踏体育股价走势情况(港元/股)
数据来源:Wind
投时关键词:安踏体育(2020.HK)|亚玛芬体育(AS.N)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