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之屋预计,公司2024年净利润将同比下降15%至25%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 吕贡
近一段时间以来,厦门燕之屋燕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燕之屋,1497.HK)的股价走势引发投资者关注。自2024年7月31日触及15.34港元/股(按前复权计算,下同)的高点后,燕之屋的股价便一路走低,并于2024年11月底跌至发行价以下。
进入2025年,这一下行趋势并未得到缓解。截至2025年2月20日收盘,燕之屋的股价距历史低点已相距不远,仅为6.54港元/股,与2023年底登陆港交所时的发行价9.7港元/股相比,跌幅达到32.6%。伴随着股价的持续下滑,燕之屋的市值也相应缩水三成左右。
股价下行背后,燕之屋发布的最新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全年将呈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态势,收入约为20亿元至21亿元,同比微增2%至7%,而净利润则将同比下降约15%至25%,预计在1.587亿元至1.798亿元区间。
上市半年后净利润“变脸”
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燕之屋创始人黄健创建燕窝专营企业。2002年,燕之屋推出燕窝连锁专营店,开启“现点、现吃、现炖、现送”的经营模式。历经二十余载的发展经营,燕之屋如今已从单一的燕窝销售品牌,成长为集燕窝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连锁经营、品牌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2023年12月12日,燕之屋在五次冲击IPO后最终登陆港股市场,成为“燕窝第一股”。据招股书数据披露,2020年至2022年期间,燕之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及盈利能力,收入从13.01亿元增至17.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3%,公司净利润也从2020年的1.23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2.06亿元。三年间,燕之屋的净利润率分别保持在9.5%、11.4%和11.9%,盈利水平高于当时的行业平均水平。
上市当年,燕之屋的业绩状况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进一步增至19.64亿元和2.12亿元。然而步入2024年后,燕之屋的盈利能力出现了显著转折。上半年,该公司在收入同比增长11.36%至10.59亿元的情况下,同期净利润大幅下滑44.07%,降至0.60亿元。
公司盈利为何突然遭遇“滑铁卢”?可能与该公司在品牌建设上大力投入所带来的成本攀升有关。
2024年初,燕之屋官宣国际影后巩俐为公司全球品牌代言人,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气质。同年5月,燕之屋又签约青年演员王一博,形成了“双星代言”的阵容。
此外,燕之屋在2024年上半年还开展了一系列联名合作活动。例如,携手米其林二星主厨黄景辉团队打造中法名仕交流晚宴,与厦门康莱德酒店联名推出燕窝下午茶及全国首个燕窝高定菜单,以及与北京颐和安缦酒店共同举办蒋勤勤燕之屋私享品鉴晚宴,等等。
这些宣传推广举措提升了燕之屋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该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但同时,也给燕之屋带来了高昂的成本支出。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的销售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了八千万元。
品牌形象建设成效与挑战并存
事实上,早自2008年起,燕之屋便踏上了以明星代言为核心的高质量品牌形象塑造之路。
初期,燕之屋特聘中国香港著名女星刘嘉玲作为代言人,并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合作。2010年,为进一步丰富品牌内涵,燕之屋签约中国话剧艺术家、著名演员濮存昕,形成了“双代言人”模式,为公司品牌形象注入更多艺术与文化元素。此后,燕之屋不断拓展品牌代言阵容,邀请著名演员赵丽颖、青年女演员兼舞者金晨等知名人士担任品牌/鲜活代言人。
明星代言之外,燕之屋还在探索联名合作与跨界营销的路径,如为了打造高质量品牌形象,燕之屋于2023年成立了燕之屋高尔夫俱乐部,并举办多场女子高尔夫巡回赛。
持续的品牌建设投入提升了燕之屋的影响力。据2024年中国品牌力指数SM(C-BPI)报告,燕之屋已连续五年蝉联燕窝品牌排行榜榜首。北京中研世纪咨询有限公司的数据也显示,燕之屋连续八年占据高端燕窝全国销售第一的位置。
但从燕之屋的经营数据来看,这种投入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不容忽视。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期内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44.07%,仅为0.60亿元。燕之屋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至2024年全年。
在半年报及最新的盈利预警报告中,燕之屋均明确指出明星代言带来的大额成本支出对公司财务表现的影响。从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的销售成本增速都高于同期收入增速,各期销售成本占当期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9.23%、49.35%和51.50%,呈上升趋势。
伴随着市场扩张,燕之屋无疑面临着维持成本控制与品牌建设平衡的挑战。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