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为何在中国迅猛发展?企业和投资机构到底为何要关注、重视和投入ESG?
《投资时报》执行总编辑 邓妍
2023年,全球科技、社会、政治、经济都迎来重要变化。生成式AI技术迅速破圈并成功开启商业化之路,拉开了下一轮科技引领生产力变革大潮的序幕。经济复苏展现出内生动力和韧性,每个市场个体都在勤勉耕耘,重塑确定性,构建新希望。
面对这些变革、挑战与希望,社会各界纷纷积极关注和实践ESG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把握社会价值的内生动力,寻求下一个发展机遇。
继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首次提出概念至今,ESG已从最初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演化和发展为衡量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照系。在国家战略引领下,中国企业和投资机构开启积极响应ESG理念、全面提升自身ESG水平的新阶段,ESG实践由追随国际趋势,逐渐发展至在本土市场孕育创新,符合中国特色、具有中国特色的议题不断增多,在构建全球ESG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加,进而反哺全球ESG发展的阶段。
ESG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监管机构、企业、投资者、评级机构、自律组织等多个主体,关系到多方利益。提升中国的ESG管理与实践能力,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生态系统,让ESG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和投资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ESG为何爆发式增长?
过去一年里,中国ESG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ESG实践的重要性逐渐得到广泛认同,成为企业界、投资界、政策部门、学术机构无法忽视的新概念。
沪深港三大交易所迭代优化ESG信披规则,立足自身、对标国际。
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督促指导央企履行社会责任,并引导央企上市公司强化ESG信披质量,力争2023年实现央企ESG专项报告披露的“全覆盖”。
上市公司ESG披露意识逐步增强,竞相发布ESG报告,披露率逐年提升。
ESG投资关注的范围逐渐扩大,金融机构逐渐将ESG因素纳入投融资决策当中,银行及银行理财公司积极布局ESG主题理财产品,公募基金的ESG基金发展也按下加速键,ESG投资产品谱系日益丰富。
企业管理中,涌现大量ESG岗位……
ESG为何在中国迅猛发展?企业和投资机构到底为何要关注、重视和投入ESG?
究其原因,首先,ESG虽为舶来品,但其所倡导的经济繁荣、环境可持续、社会公平的价值内核,与平衡取舍、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等东方智慧高度契合,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加快绿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战略目标高度契合,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些重要战略目标为ESG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宏大舞台。
其次,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机构意识到,ESG不仅是责任与担当,更是机遇和竞争力。经过多年发展,ESG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另一套商业之上、更高要求的评价体系,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照系,代表更加绿色的发展方式、更加负责的企业形象以及更加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随着监管环境趋严和气候风险加剧,很多优秀企业不断完善ESG风险的识别管理机制,这些ESG实践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甚至成为利润来源,而不是成本来源。系统性的ESG体系一旦形成,就可以成为反哺业务的内驱力,提升组织韧性和长期价值,助力企业获得更长久的盈利能力。
最后,基于ESG的评价结果,企业和投资机构可以前瞻地发现目前存在的可持续发展风险,进而避免相关风险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表现和投资回报,做出更合理的投资决策。
ESG在本质上是风险评估体系。在企业进行分析研究和投资决策时,不同于基于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微观财务数据等的传统要素,ESG在负面剔除、“避险排雷”、正向筛选、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改善以及支持高质量发展等领域有不凡的表现。
ESG本土特色取得实质进展
近几年,中国的ESG发展迅速进入“快车道”,其中一个明显趋势是上市公司ESG披露意识逐步增强,披露率逐年提升。
过去5年中,从2018年到2022年中国披露ESG报告的上市公司已翻番。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2022年,逾1700家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ESG相关报告,占比34%。其中,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ESG相关报告发布率超80%。
ESG投资产品和绿色金融产品是构建ESG体系的另一个重要抓手。据央行统计,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38.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7.8个百分点。
ESG成为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ESG基金发展迅猛。截至11月的数据统计显示,ESG基金数量达805只,规模达5256.25亿元,数量和规模近十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36.07%和22.99%。同时,ESG投资关注的范围逐渐扩大,覆盖更多相对前沿的议题,其中新能源、绿色发展、低碳和社会责任等中国特色议题备受市场欢迎。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市公司1700多份ESG报告中,同样可见具有中国特色的议题,其中关注度较高的包括“双碳”目标、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党建等。
乡村振兴是ESG报告社会责任部分的主要内容,所有公司均详细描述了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踊跃参与乡村振兴,通过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产业、开展技能培训、设置扶持资金等多类帮扶方式,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乡村振兴和社会公益指标充分展示中国特色以及中国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此外,超过一半公司披露党建业务专题,体现出党建引领治理方向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将公司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建立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以推动企业合规性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ESG工作。
无论是“双碳”目标对环境的着力、乡村振兴对社会公平的强调,还是共同富裕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关注,都为ESG在中国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过去一年里,引入本土特色指标的ESG披露制度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体系正加速建设,这将提高中国在全球ESG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未来ESG发展明确方向。
ESG建设需要形成合力
当前,ESG加速推进,但也面临对ESG认识与理解还不统一,在认知国际标准、科学采集数据、计算模型的科学性等方面还有改善空间等问题。此外,国际ESG评级存在对中方企业和金融机构普遍评价过低的倾向。
国内企业ESG信息披露能力和ESG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需要尽快建立健全ESG中国化制度体系,并推动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衔接,制定国际可比、公正公平的中国ESG标准参照体系。
目前,包括政府、企业、投资者、供应商、客户、员工、社区、媒体等各利益相关方已意识到,ESG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的建设不应成为监管机构或任何单一集体的责任,应在各层面、各业态形成合力,构建一个兼顾国际共识、体现中国特色的ESG行业生态。
为了让各利益相关方与广大公众更好地了解ESG的价值及其对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媒体等第三方机构需要加强对ESG的传播。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让企业的ESG实践、实现绿色发展的责任担当进一步被全社会看到,助力企业围绕自身ESG建设工作精准发力、砥砺前行,同时,通过倡导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环保低碳等理念,以期树立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推动企业不断优化ESG实践,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推动ESG发展的良好氛围。
衷心期待所有中国企业积极拥抱并践行ESG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ESG水平,实实在在地开展ESG实践,展现企业的责任担当,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未来。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