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卓玛
因子公司需要补税一个亿,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极集团,600129.SH)下修2024年业绩预告,全年归母净利润降幅从此前预告的80.98%调至96.76%。
截至3月28日收盘,太极集团报收于20.18元/股,较2023年5月31日盘中触达的67.90元/股的历史最高点下挫70.28%,跌幅超七成,公司总市值约为112亿元。
太极集团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元)
数据来源:Wind
两子公司补税调低全年利润
3月26日,太极集团发布了两份公告表示将要下修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
其中关于补缴税款的公告显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对太极集团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南药业)的检查情况,以及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中药材有限公司(下称中药材公司)的自查情况,西南药业需补缴所得税0.8亿元,中药材公司需补缴增值税及滞纳金0.2亿元,共计约1亿元。
太极集团表示,本次不涉及行政处罚,上述补缴税款及滞纳金计入公司2024 年当期损益,预计将由此减少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1亿元,最终以公司2024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为准。
此外,太极集团称,公司管理层对上述事项高度重视,将持续深化对下属子公司监督管理,加强税务等专业知识培训和学习,强化责任意识,切实维护公司及股东利益。
基于上述情况,太极集团同时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的更正公告,预计公司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0.2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22亿元同比减少约96.76%;预计全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0.3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74亿元同比下降约95.02%。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太极集团修正后的这一利润水平,是该公司近十年来,除2014年、2019年和2021年亏损外的全年最低利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据太极集团2024年半年报显示,此次需要补税的西南药业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麻醉药及精神类药品定点生产企业,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口服缓释制剂的诞生地,获中国首个大输液GMP证书,该公司拥有近500个生产批文,拥有益保世灵、思为普、散列通、芬尼康及涵盖各个治疗领域的普药产品。
而据太极集团在今年1月23日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减公告显示,该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56亿元,同比减少约80.98%;预计全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34亿元,同比下降约82.67%。
彼时,对于公司2024年的业绩表现,太极集团称,受2023年同期高基数及部分产品社会库存较高影响,公司2024年胃肠感冒类、抗感染类等药品销量下降,成本承压,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约32.13亿元,降幅约20.56%。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约14.64亿元,降幅约42.5%,对全年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多板块收入下降研发不足
太极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11月的四川涪陵制药厂,1993年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该公司登陆上交所上市。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太极集团主要从事中、西成药的生产和销售,拥有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中药材资源、医药研发等完整的产业链,以及11家制药厂、2家饮片生产厂和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是集“工、商、科、贸”为一体的大型医药集团,是目前国内医药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尽管太极集团仅将2024年的业绩下降归结为一句简单的销售收入下降,但据该公司2024年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几乎全线板块都表现为销售收入下降。
总体来看,太极集团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17亿元,同比下降 13.64%。
其中,医药工业板块实现销售收入50.79亿元,同比下降19.77%;医药商业板块实现销售收入37.41亿元,同比下降10.96%;中药材资源板块实现销售收入 4.90 亿元,同比下降16.39%;仅大健康板块实现了销售收入的增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为2.65亿元,同比增长79.63%,但由于这部分业务收入占比较小,对公司业绩的拉动作用有限。
此外,当前太极集团在产品创新上投入不足。既往财报显示,太极集团2022年和2023年的研发费用仅分别为1.06亿元和2.34亿元,但同期的销售费用却分别高达46.42亿元和52.2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太极集团的研发费用为1.87亿元,销售费用却为28.83亿元。
太极集团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投入情况(元)
数据来源:公司2024年三季报
投时关键词:太极集团(600129.SH)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