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 · 专注 · 垂直
内容 · 数据 · 平台

当ESG与中国企业出海发展相遇,会擦出什么火花?

长按扫码
查看详情

投资时报首页 > 公司 > 正文

当ESG与中国企业出海发展相遇,会擦出什么火花?

公司邓妍 2024-12-31 16:20:25 20685 分享: 字体大小:Aa-Aa+

在新质生产力引领的高质量发展大潮中,ESG不再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选择题”,正加速成为“必答题”

邓妍

环境危机、经济动荡、公共卫生危机……当下全球面临的诸多挑战,令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发展的核心议题。在此背景下,ESG从一个前瞻但相对小众的理念,逐渐变为全球政策监管推动和企业、资本市场广泛追捧的实践,并在信息披露、评级评价和金融投资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局面和更为积极的发展态势。

2024年,随着ESG相关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不断细化,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逐步统一,它们与中国特色的ESG发展生态体系可能发生哪些差异化的碰撞?当中国企业开启“大航海时代”,“出海”与全球维度的“ESG”体系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制度建设初步成形

ESG的核心要义是统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转型,ESG理念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监管机构、企业、媒体等多方的重视,符合中国国情的ESG制度体系已经由蹒跚起步,迭代演进至不断探索和完善。

引人关注的是,ESG发展过程中,多部门统筹和顶层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立法机关、行政主管部门、交易所对不同市场主体均制定了相关强制和引导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政策。其中,国资委主要对国有企业的ESG报告及社会责任报告提出要求;生态环境部侧重于公司对环境信息的披露要求;央行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提出了信息披露和投资要求;证监会和三大交易所则针对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制定相关标准和指引。

2024年,几乎每个月都有不同部门出台或下发与ESG相关的新政及指引,ESG不再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选择题”,正加速成为“必答题”。

4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

5月1日,三大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正式实施,明确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标准和首批强制执行范围,填补了ESG信息披露本土化的空白。

5月27日,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一方面再次提到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披露准则,另一方面释放了将ESG披露信息与财务指标挂钩的信号。这标志着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拉开序幕。

11月6日,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征求意见稿)》,系统性地规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相关要求,为上市公司完善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和工作流程提供了“工具箱”。

这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文件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市场特点与发展阶段,搭建起更为系统的ESG信息披露框架。尤其是上市公司ESG披露制度体系在中国资本市场正式成形,逐渐向“强制披露”演变。

政策的大力推动下,2024年以来,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与披露质量快速提升,ESG信息披露过往以自愿为主、主动披露的企业主体以大中型央企和上市公司居多的局面,得到了极大改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A股上市公司中有2228家发布了ESG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率达到41.61%,披露数量和披露率均创新高。其中,央企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94.58%,地方国企披露率为60.77%,非国有企业披露率为30.64%。在2228家上市公司中,1111家披露了碳排放量,909家设立了ESG治理机构,131家将董事或高管的激励与ESG/可持续发展目标挂钩。

2025年,ESG报告披露数量预计会进一步上升,披露比例有望突破50%。更重要的是,通过统一ESG指标披露、统一ESG报告发布,上市公司可以更好地与市场进行对话,将贡献社会价值的好案例、好故事传递出去,进一步推动制度化的ESG管理实践,提升公司ESG治理水平。

助力新阶段企业出海

一个有趣的发现是,ESG在中国的发展与国外有显著不同,国外ESG主要用于投资风险评估,主要涉及投资领域;中国则着重在企业端发力,一方面注重企业ESG信息披露,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建立自身的ESG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朝可持续经营与高质量发展方向努力。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涉及范围更广,已超越金融投资而应用在贸易等更多领域。

随着ESG相关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不断细化,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逐步实现统一,并推动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更加一致和可比的ESG信息,从而提升全球ESG报告的透明度和可靠性。对于正步入出海新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ESG已成为企业融入国际大循环的通用语言,成为必须作答的“考卷”。

近几年,随着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企业掀起了新一轮出海的浪潮,涵盖各个行业,目的地也遍布全球。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变革等复杂挑战,中国企业“走出去”进入了新阶段,出海模式正从单一产品向品牌、产业链、技术和标准多元化转变,逐步打造出“技术出海”“品牌出海”“服贸出海”的新局面。

以中国技术和中国品牌为代表的不少企业都在国际供应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海外布局也成为业绩新增长点。在2024年半年报中,多家上市公司提及了出海对业绩增长的重要提振作用。德勤中国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国出海百强企业的国际化指数从19.7%提升至21.3%,该指数的考虑指标包括企业海外资产规模、覆盖国家数量等。

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ESG监管要求,在ESG实践中也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具体来看,其一是许多企业管理层对企业自身ESG现状、ESG评价逻辑和发展趋势等缺乏了解,难以设立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可行目标;其二,数据合规和安全作为各行业中较为常见的实质性风险之一,在企业的ESG治理体系中也成为至关重要的风险点;其三,当前国际上暂未形成统一的ESG监管模式及披露标准,企业经营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面临着监管政策和披露标准多样性的问题;其四,出海企业面临国际、国内不同ESG评级机构以及各自不同评级标准的多重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从监管层面角度出发,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为企业争取权利,并建立一套高质量、连贯的可持续合规标准及相配套的指南,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ESG披露要求;从企业层面考虑,应主动求新求进,积极履行环境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当地员工、消费者、客户和社区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既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中国品牌形象,也为全球ESG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ESG理念在各类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推动倡导下,正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政府制定监管政策、机构选择投资领域和企业决策发展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勇于迈向ESG“深水区”,不仅追求表面合规披露,更通过建立体系化的ESG管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管理效率等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相信在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和积极探索下,ESG将进一步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扎根,实现持续、健康、负责任的高质量增长。


标签:

金融 公司 经济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忘记密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发送验证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注册您的账号

已有账号?
  • 发送验证码
×

忘记密码

输入与您的帐户关联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箱验证码来重置密码。
  • 发送验证码
微信

微博